近日,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毓斌出席“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集群5G創新應用”論壇并表示,趙毓斌表示,發展5G海洋攜能通信技術,可以實現海洋能量傳輸的最后一米以及數據傳輸的最初一米,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圖: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毓斌
海洋蘊藏豐富的物質和能量資源,5G技術作為智慧海洋的信息紐帶,適用于交通、預報、漁業、探測等多種應用場景。同時,水下設備的供電與傳輸面臨防水、防砂、防腐蝕、電源更換難度大等諸多挑戰,水下攜能通信技術應運而生。
趙毓斌指出,無線能量與數據同傳在未來電子信息領域具有廣泛的需求,涉及城市交通、衛星、礦下、水下、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場景。目前主要的無線充電技術有三大類。
一是微波輻射,通過遠場輻射,實現1至10000米的能量傳輸,其特點是低功率、水下衰減快,適用于無線傳感器與無線局域網。
二是電磁感應,通過近場非輻射,實現0.01至0.1米的能量傳輸,其特點是依賴接觸,自由度低,適用于RFID標簽、非接觸式智能卡、手機無線充電等。
三是磁場共振,通過近場非輻射,實現0.1至10米的能量傳輸,其特點是非接觸、高效率,適用于電動車充電、手機充電、家用電器充電等。
“磁場共振無線充電擁有帶內通信機制”趙毓斌介紹,“可實現無線充電系統的感知、控制與處理;可同步數據傳輸,后向兼容5G;可FSK信號調制,速率1Mbps。”
趙毓斌表示,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將面向海洋科技和裝備的重大需求,以無線能量傳輸為核心研究方向,結合系統優化、機器學習和芯片集中等技術手段,實現攜能通信方向的技術突破,應用和服務于水下無人機器人、水下基站、水下傳感、水下探測等多種設
責任編輯:gt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550瀏覽量
175891 -
微波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073瀏覽量
84686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4瀏覽量
5731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安泰水聲功率放大器在海洋勘探中的應用研究

那些推動海洋研究與開發的前沿科技
猜猜看!CSD 船用變壓器在海洋平臺供電的 “穩定核心” 怎么選?

我國5G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海洋通信船舶組網工業4G路由器應用

海洋運輸船5G智能工廠物聯數字孿生平臺,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5G RedCap通信網關是什么
海洋石油平臺制造5G智能工廠數字孿生平臺,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