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智能語音…隨著技術突破和落地應用,人工智能不僅僅只存在于虛幻,逐漸走進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甚至是工作,助力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為全球經濟和生活帶來了不可預估的打擊和威脅,人工智能為全民科技抗疫帶來助力,也為自身開發了新場景。
比如紅外測溫系統,盡管之前也能夠遠程進行測溫,但卻無法精準的識別到每個人,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通過AI算法集成,紅外測溫系統能夠對人臉進行定位和測試,不僅提升了測溫速度,避免了近距離二次接觸防止病毒傳染。
在同樣的落地應用下,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僅作用在紅外測溫系統,還搭載在了門禁系統、服務機器人、梯控等等產品,實現無接觸服務,為復工復產提供助力。
除此之外,各大醫療研究機構也在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進行預測疫情的爆發和擴散情況,防范于未然。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盡管還說不上到“智能”的層面,但以現在也已經能為我們提供更加充分、高效的技術支撐。
新冠疫情所必須的防控需求有可能只是短暫性,但人工智能技術的延伸已經逐漸成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并非僅僅只是附屬品,人工智能不是孤立的技術或算法,而是要和更高的帶寬、更多的設備、更豐富的數據結合才能發揮出應用價值。
近幾年,人工智能有所突破,應用落地也拓展到各產業,但距離人們期待的那種顛覆性和大規模應用可能尚且需要一段時間,毫無疑問,新基建的出現,無疑是給產業注入一劑強心劑,作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人工智能被納入信息基礎設施,不僅帶動行業發展,也為人工智能搭建更多落地的平臺。
責任編輯:tzh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5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3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20瀏覽量
823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未來智慧建筑:人工智能技術的無限可能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FPGA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有哪些?
人工智能技術在集成電路中的應用
Google開發專為視頻生成配樂的人工智能技術
浪潮信息IPF24: 發展人工智能+,創新需要激發活力、拓展路徑、加速落地
![浪潮信息IPF24: 發展<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創新需要激發活力、<b class='flag-5'>拓展</b>路徑、加速<b class='flag-5'>落地</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D/CB/wKgZomYhHeyAfUFYAAENDhuWuVo574.jpg)
Cognizant成立高級人工智能實驗室
引領數字時代:華為云函數工作流與人工智能的共舞
![引領數字時代:華為云函數工作流與<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的共舞](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87/wKgaomXsg9KASVZiAArFX_H0Gy838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