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為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正快速推進。藍威技術新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可大幅縮短計算任務時間。
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正快速推進
智能制造目標是工業知識的規模化應用和傳承。工業體系交替的背后是制造范式的改變,工業體系的智能化轉型,關鍵在于數據的自由流通和精確的工藝建模,以消除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其中最為代表性便是數字孿生技術,而數據流通和工藝建模依賴的就是工業軟件。
工業軟件建立了數字自動流動規則體系,并以此建立模型對制造的各個環節進行賦能,因此可以說智能制造中軟件定義了制造,智能制造的本質是軟件化的工業基礎。
它的意義在于連接設計與制造,在實際產品制造之前,用可視化的方式規劃和優化全生命周期的制造過程。工業軟件用“結構化”、“可視化”“虛擬驗證設計”等方式解決“產品試制周期長”、“制造工藝不穩定”等現實問題。
工業軟件,不僅僅是工業信息化工具。工業軟件,不僅涉及到各個工業垂直領域(航天航 空、機械、汽車、消費電子、軍工、制藥等),同時涉及到工業工藝的各個流程環節(研 發、生產、管理、協同等)。工業軟件只是一個大的范疇,不同環節對應的工業軟件差異比較大,標準化程度也不一樣。
工業軟件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研發類高端工業軟件是我國工業化的痛點。當前全球市場規模已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從全球市場來看,工業軟件已形成巨頭壟斷的局面,按照工業軟件的三大類別劃分,運營管理領域已有SAP、Oracle主導;生產控制領域西門子占據行業龍頭;研發設計類則是達索、ANSYS、西門子、歐特克等處于絕對優勢。
在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短板上。短期實現國外強勢產品的趕超和替代是不現實的,但工業軟件自主可控的努力仍是必要的。原因在于自主技術獲得突破能夠改變技術封鎖的籌碼結構,進而在高端工業軟件的使用和開發方面爭取到更有利的位置。
工業企業開始發力工業平臺與軟件
在國內智能制造和產業升級的趨勢下,國內制造業開始向產業鏈上游轉移,設計研發、高端制造得到越來越多工業企業的認同。為了更加適應自身制造流程和業務模式的需要,很多大型企業廠商自主搭建工業平臺和軟件并在行業內部向外輸出。
例如,華為打造了 FusionPlant 工業互聯網平臺,并開始從內部構建大生產體系架構,為智能制造提供框架性解決方案;富士康開發了工業互聯網平臺 BEACON,為通信網絡行業客戶提供服務。
雖然國內工業軟件市場起步較晚,在2019年市場規模僅為1720億元,體量不到全球的10%,從2012-2019年年復合增長率20.34%來看,國內工業軟件市場還存在很大的成長空間。
藍威技術將業務定位在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目前已完成核心產品CAE的開發,從2019年5月開始,藍威技術的CAE仿真產品陸續在可靠性試驗服務、風電開發與后服務兩大場景落地,客戶主要面向軍工、能源、電子領域。
藍威技術與ANSYS等傳統廠商的差異點主要體現在技術路線上——藍威技術將CAE仿真與云計算結合,一方面可以將CAE計算任務時間大幅縮短,明顯提升仿真效率;另一方面,云化的CAE,結合行業規范指標體系和技術專家的行業經驗,有利于協調產業鏈上下游。
CAE軟件存在高度差異化的特點,由于其下游應用的制造業可細分為數百個子行業,因此,CAE軟件研發需要鎖定細分場景。
藍威技術創始團隊來自軍工、能源、電子領域,對業務邏輯及相應技術已經具備較深的理解,這也是公司選擇在可靠性試驗服務以及風電開發與后服務兩大場景落地的主要原因。
藍威技術的營收目前主要來自于為大型行業用戶提供自主行業CAE軟件和定制化項目服務,公司計劃在樹立行業標桿用戶之后,在2-3年內,利用云平臺的優勢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商業智能市場。
實際上,CAE研發商都在試圖向“云”轉型,但對于已經形成穩定的市場基礎以及盈利模式的頭部產商來說,例如市值接近200億美元的ANSYS,云化的CAE軟件意味著要改革傳統的買斷式模式,盡管對客戶利好,但可能造成自身收入短時間內大幅下跌,而這對于像藍威技術這種初創公司來說則沒有此類負擔。
藍威技術創始人趙弋飛,曾創辦國內早期ABAQUS軟件代理銷售商,后在比利時LMS,西門子工業軟件就職,其他核心成員包括在工業軟件領域擁有多項研發專利及論文的科研人員、長江學者、美國IEEE可靠性協會會員等,對行業及技術發展有深刻理解。
結尾:當前,云計算、物聯網、5G等底層技術日趨成熟,我國工業軟件可以遵循和國外工業軟件不同的發展路徑,著眼用新技術解決產業鏈研發、制造協同的效率問題,挖掘工業軟件增量價值。
責編AJX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093瀏覽量
88768 -
工業
+關注
關注
3文章
1977瀏覽量
47572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778瀏覽量
773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云鯨智能完成數億元新一輪融資
字節跳動開啟新一輪股權回購
喜訊!華秋電子宣布完成新一輪3.1億元融資
Anthropic擬進行新一輪融資
武漢敏聲再獲新一輪融資
OpenAI以1500億美元估值洽談新一輪融資
喆塔科技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
Micro LED企業云英谷科技完成新一輪增資
天合光能:TOPCon組件成為主流,700W+大勢所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