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再一次上演價格下調大戰,對Model 3 的磷酸鐵鋰電池版本,價格下降到25萬以下,再次讓“韭菜”成為火熱的話題。隨著特斯拉產銷量規模的快速擴大,生產效率和國產化率提升,降價是必然的,也不會是最后一次,那些在降價前夕被催促下單的臨界用戶成為關心的焦點。隨之而來是特斯拉高管微博的不斷說明,以及看客們對著這個新的流量話題展開全方位的聯想。
特斯拉是獨特的存在,從純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到廠家自營銷售、價格變動快而大,再到馬斯克計劃取消公關部門,自己承擔起直面市場和用戶質疑的公關和宣傳重任?!安豢孔V”的特斯拉就是汽車行業一個離經背道的存在,而正是這樣一個與百年汽車工業格格不入的造車新勢力,在遭遇了整個汽車工業的隔絕之后,僅靠自己之力,成功讓電動智能汽車成為一個現實的可能。造車新勢力們如果是靠譜的,或許就不存在一絲存活的可能,且看看傳統車企曾經的那些電動車是多么讓人驚愕,在汽車智能化領域也止步不前。近幾年涌現的一波又一波的造車新力軍中,有傳統汽車人的創業,例如威馬和華人運通等等;也有互聯網人的類“縱向一體化”,例如蔚來和理想等等。
最新還有活躍在市場的完全跨界,比如寶能相繼收購寶能、長安PSA,五糧液收購凱翼,還有就是恒大的“買買買”造車之路。恒大已經收購了天津國能NEVS,獲得造車雙資質,而全新的廣州工廠已經為正式投產做好了準備。
從恒大造車的“買買買”,再到一下子拋出全系列電動汽車規劃,再配以狂轟亂炸的集中式廣告,市場一片嘩然。想當年,造車新勢力被冠以“PPT造車”,甚至部分車企和汽車真的就僅僅停留在那幾頁PPT之中,未能真正熬到下地奔跑,甚至連延遲交付被指責的機會都失去了。
頭部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和威馬等車企,無不活在競爭對手和市場濃烈的敵意和懷疑之中。從代工制造到交付延遲,再到汽車自燃,甚至還對簿公堂,造車新勢力的那些美好藍圖和豪言壯語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不可否認,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曾對電動智能汽車想得簡單了一些,不管是對資金的需求、對團隊的管控,還是對汽車制造的那些折騰事。
新事物總是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如今蔚來已經有三款高端豪華車型,小鵬已經有兩家工廠,威馬也很好地融合了傳統汽車的優勢為之所用。如果再來一次,造車新勢力們按照傳統車企的套路,按部就班,或許電動智能汽車,甚至燃油車的智能化,將會遠遠落后于目前高度和發展規模。不管是各行各業,我們真心感謝那些曾經“不靠譜”的新勢力,正是因為他們的無所畏懼,讓這個行業得以更快地革新,而用戶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如今,這些曾經汽車行業的“不靠譜”們,正在成為傳統車企想象的“靠譜”樣子,成為電動智能汽車的主力,并且已經倒逼傳統車企加速革新技術。讓“不靠譜”來得更加猛烈一些吧。
責編AJX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206瀏覽量
232621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44瀏覽量
100230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42瀏覽量
1268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