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周一(9日),半導體芯片板塊領漲兩市,指數大漲6.17%,盤中一度創出歷史新高。11月10日、11日,半導體板塊連續兩日大跌,抹去周一的漲幅。在經歷連續兩日大跌后,11月12日,半導體芯片板塊跌幅收窄,出現企穩跡象。
高位運行的股價,往往容易引發股東減持套現沖動。下半年以來,已有58家半導體、芯片板塊企業披露了減持計劃。
匯頂科技第三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基金”)擬減持上限1%,是為實現股東良好回報。
大基金作為眾多半導體芯片龍頭股股東,也在今年下半年掀起減持小高峰,其中第三季度的減持計劃攀至頂峰。按照減持期間的平均股價計算,2020年年內大基金已累計減持套現約90億元。其中,大基金對三安光電、兆易創新和匯頂科技年內累計減持金額居前,在這三家公司估算的套現規模均超過20億元。
責任編輯:YY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80瀏覽量
44053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6瀏覽量
2374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意法半導體披露公司全球計劃細節
意法半導體(簡稱ST)披露了全球制造布局重塑計劃細節,進一步更新了公司此前發布的全球計劃。2024年10月,意法半導體發布了一項覆蓋全公司的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導體芯片公司
突出表現的半導體企業。以下是基于技術創新、市場地位及發展潛力綜合評估的十家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芯片公司(按領域分類):
1. 芯馳科技(Se
發表于 03-05 19:37
富德基金計劃減持天力鋰能4.55%股份
近日,天力鋰能公司發布了一份關于股東減持股份的公告。公告指出,其持股4.55%的重要股東——河南富德高科新材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富德基金”,計劃在接下來的時間段內減
日本政府下半年將向Rapidus出資千億日元
據日媒最新報道,為加速下一代半導體的量產進程,日本政府已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對《信息處理促進法》和《特別會計法》進行修訂,旨在支持Rapidus等半導體企業。 根據計劃,日本政府將在今年
英特爾18A制程芯片Panther Lake處理器下半年發布
將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發布。 Johnston在演講中展示了Panther Lake芯片的樣品,并表示該芯片目前正處于嚴格的測試階段。她對18A制程技術表示了極大的滿意,并強調這是英特爾在半
蘋果2025下半年將采用自研Wi-Fi 7芯片
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透露,蘋果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中,將首次采用自研的Wi-Fi 7芯片。這款芯片將基于臺積電N7工藝制造,預計將為蘋果的設備提供更強大的無線連接性能。
A股36家半導體企業發起并購
2024A股半導體產業鏈已有36家企業披露重大重組事件或進展;交易金額和涉及范圍均創下歷史新高。包括有譜源精電、炬光科技、思瑞浦、芯聯集成、
通富微電:國家大基金計劃減持不超過3%股份
國內半導體封測大廠通富微電近日發布公告,宣布其持股5%以上的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大基金”)計劃減持公司股份。
SK海力士下半年擴招加碼,鞏固AI半導體技術領軍地位
全球半導體巨頭SK海力士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人才招募計劃,旨在通過下半年的大規模新員工及資深行業人才招聘活動,進一步強化其在高帶寬存儲器(HBM)領域的領導地位,并積極擁抱人工智能(AI)半導體
總營收3604億! 41家凈利潤翻倍增長!A股217家半導體公司上半年業績出爐
。 市場回暖,在半導體廠商經營業績中也有所體現。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31日,A股有217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有71.89%公司營收出現同比增長。而盈利方面,更
68家半導體企業發上半年業績 業績正增長占比達80.88%
2024注定極不平凡,各大上市企業上半年業績馬上就全部披露完成,到底成色幾何? 據證券時報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在以半導體(中信)為樣本的157家
三星電子計劃2024年下半年推出CXL存儲
隨著人工智能(AI)領域數據處理需求的爆炸性增長,全球存儲廠商正競相研發下一代存儲解決方案,以應對這一挑戰。三星電子在這一賽道上尤為亮眼,其在Compute Express Link(CXL)高速互聯存儲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尤為顯著,并計劃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推出相關產品,
成熟制程晶圓代工下半年需求回暖,行業迎來復蘇曙光
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歷經長達一年多的庫存調整期,行業終于迎來了轉機。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強勁助力下,各類新興應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全球半導體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成熟制程晶圓代工領域也展現出了積極的復蘇跡象,盡管競爭依舊激烈,但業界普遍預期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