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的5G網絡共建共享合作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但5G網絡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應用上仍面臨不少挑戰,需要持續推動技術演進,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遲永生今日在第十一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上表示。
他解讀道,首先是業務應用需求差異性更高,新型業務場景多樣化,對象個性化、多元化;5G網絡容量需求不斷增長,toB業務對上行速率需求強烈,特定行業用戶對時延和安全性等方面有嚴苛要求。其次,網絡運維復雜度大幅提升,網絡管理復雜化,成本大、效率低、多網并存、復雜度高、云網端到端問題定位難;需要智能化的手段實現更高效的網絡運維;電費占運營費用20%,能問題突出,OPEX占比居高不下。最后,資源調度靈活性要求更高,資源實時調度困難,網絡運行復雜度高;亟需更敏捷、自動、智能的資源調度策略。
面對這些問題,中國聯通一直在持續提升網絡能力,網絡賦能+AI智能+技術儲能協同發展。遲永生介紹說,在網絡賦能上,通過智享上行解決方案實現上行千兆;AI智能上,大力推動自動駕駛網絡和智能節能;技術儲能上,希望在高頻通信、空天地融合、開放智能無線云網等方面做好相應工作。
以智享上行為例,其核心是通過智慧時隙智能調整上下行時隙配比,去靈活匹配業務上下行業務需求;通過上行載波聚合技術去增加傳輸帶寬;通過面向行業的專享終端增強(高功率、3天線或4天線增強終端),去提升覆蓋和速率。通過三者結合可以從時域、頻域、空間域以及功率域進一步增強,打造智能尊享的上行速率體驗。
再比如,面對運維痛點,今年5月中國聯通攜手TM Forum、華為發布《中國聯通自動駕駛網絡白皮書V1.0》,首次公布了構建中國聯通自動駕駛網絡目標架構的關鍵要素和網絡智能化指數的分級評估方法,為電信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導性依據。白皮書發布后,聯通積極在各省推進試點、推廣、復制工作,以逐漸形成企業自己的標準,并希望推進行業的標準制定。
當今世界政治環境、商業模式、經濟基礎和消費習慣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數字化轉型是各個產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遲永生指出,5G和各種數字化轉型才剛剛開始,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拓寬應用場景、構建廣泛的生態,并倡議在行業、公眾、網絡、生態等方面協同助力5G產業發展契機。
“我們希望撬動行業市場,營造5G+Anything的業務創新新氛圍;加快AR/VR等高速率業務快速孵化,填充toC管道,為5G建設充電;持續提升網絡質量體驗,基于行業需求定義5G新能力;端網協同規劃,不互相等待,在相互促進中迎接新機遇。”他闡釋道。
責任編輯:gt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66瀏覽量
63480 -
中國聯通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662瀏覽量
62907 -
5G
+關注
關注
1359文章
48673瀏覽量
5690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翱捷科技ASR1903通過中國聯通芯片認證
瀚博半導體攜手中國聯通推出國產GPU云手機
中國聯通在杭州成立數據智能公司
中科馭數加入中國聯通智算聯盟
共創未來:QIDI Vida與中國聯通攜手開啟AI運動新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