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車前期投入高昂、回報周期漫長——這樣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令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并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以上消息面利好,疊加車企不斷釋放優于市場預期的經營數據,引爆中國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NYSE:NIO)、理想汽車(NASDAQ:LI)和小鵬汽車(NYSE:XPEV)——股價開啟了一輪飆升行情。
從11月2日到12日,蔚來汽車股價從34.0美元升至48.3美元,漲幅超40%;理想汽車股價從21.7美元升至31.8美元,漲幅近50%;小鵬汽車股價從21.5美元升至44.7美元,漲幅超100%。
然而13日,蔚來、理想和小鵬上演高位跳水,分別收跌-7.7%、-1.8%和-6.1%,香櫞發表了一則蔚來股價應該腰斬的看空觀點,更被看為澆滅市場熱情的一盆冷水。
從資金流動來看,也可以說是非常洶涌,三只個股均進入13日當天美股市場成交額前10。
高股價巨震,大空頭亮劍,資金波濤洶涌,新能源的車還上不上?
小鵬和理想:穩中求進
11月12日和13日,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分別公布三季報,都不乏亮點。
小鵬汽車背后有阿里、小米、IDG和高瓴的資本,創始人何小鵬是UC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2017年8月加入小鵬汽車。公司于2020年8月登陸紐交所,此次公布的季報為上市后的首份財報。
公司毛利率首度轉正,是小鵬三季度亮點。公司三季度汽車銷售收入同比大增237%,至19.9億元,毛利率從第二季度的-2.7%轉正為4.6%。
雖然毛利率轉正傳遞出公司距離扭虧為盈、自我造血又近一步,但實際上小鵬汽車因“研發及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支出擴大而拖累凈虧損額擴大。
而即便實現單季度扭虧,新能源汽車公司一般會在盈虧線上掙扎數個季度甚至數年。比如,特斯拉業績在2010年上市至2019年就一直在盈虧線浮動,直到2019年下半年至今才實現穩定的連續5個月單季度盈利。
在新車交付量數據上,小鵬三季度交付8578輛新車,環比增165.7%。公司預計四季度交付量將超過1萬,汽車銷售收入將繼續同比增長超過200%。
美團、字節跳動等投資的理想汽車緊隨小鵬之后,于11月13日發布三季報,接近特斯拉的毛利率較小鵬更為亮眼。
報告分析,因“產量提升以及部分零部件采購價格下降”,三季度毛利率達到19.8%。該數據穩步提升,在今年的前兩個季度分別錄得8%和13.3%。而“行業天花板”特斯拉的毛利率在23%左右。
三季度理想汽車凈虧損約1.1億元,這一數據也比小鵬汽車的虧損11.5億元小不少,但是同比也在擴大。展望四季度,公司預計交付1.1萬至1.2萬輛汽車。
比較理想和小鵬兩家來看,二者相似點不少。
首先是市值,理想約260億美元,小鵬約300億美元,基本處于同一個梯隊。
從公司經營風格來看,和資金鏈一度幾近斷裂的蔚來汽車相比(用蔚來李斌的話來說就是“進了ICU”),理想和小鵬公司經營風格都更為穩健。
例如三季報顯示,“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余額”這一項上,理想和小鵬都預留出近200億元,而蔚來汽車的二季度數據僅為110億元左右。
當然,理想和小鵬也有不同之處,最明顯的是技術路線。
小鵬汽車的研發投入是國產造車新勢力中最高的一家,自動駕駛軟件是公司多次提及的業務亮點。
小鵬汽車招股書曾公布計劃,2021年初將推出“高級自動駕駛系統XPILOT3.0”,以后不僅賣車賺錢,還要賣軟件賺錢。這個版本的“自動駕駛軟件”價格在2萬元左右,其中的NGP高速自動導航駕駛方案被看做它的“大招”。
橫向比較或許可以看得更清楚。目前小鵬P7已經達到自動駕駛L3級,可實現高速公路全自動駕駛等操作;而蔚來、理想在L2級,,即實現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功能。
理想汽車最具特點的技術路線是兼具燃油和電動動力。據中國平安2020年8月的一份報告顯示,理想ONE具有超越燃油車續航里程和比肩電動車加速性能的突出優點。
創始人李想也曾公開表示,400千瓦快充技術接近與加油類似的充電補能體驗,而在這一技術落地以前,理想汽車不出純電動車型。400千瓦快充技術是什么概念?據近期媒體報道,特斯拉正在開發的超級充電最大功率也只有350千瓦。
若李想不食言,那理想純電動車或許還有相當長的時日才能面市。
理想汽車目前只推出了理想ONE這一種車型,也和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這樣的“集中火力”讓理想ONE成為造車新勢力里最快交付破2萬輛的單一新車型,上述平安報告認為暢銷與其產品定位有很大關系,理想ONE完美切入B級SUV市場,面對的競品最少,后市銷量或仍將繼續爬坡。
不過,理想ONE近來陷入召回風波中。根據理想汽車官方統計,截至今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為前懸架下擺臂球頭脫出。對此,理想試圖以“硬件升級”的口徑來更換部件,而后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的強烈要求下不得不明確“召回”行為。據悉,召回車輛共計共計10469輛,已經接近了總銷量的一半左右。
召回是傳統車企的常規操作,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表現。而理想試圖通過文字游戲來投機取巧逃避責任,是非常不成熟和不可取的作為。國產造車新勢力想要走得更遠,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畢竟,特斯拉還在虎視眈眈。
特斯拉壓頂是最大挑戰
超級工廠空降上海,國產Model 3價格一降再降,特斯拉的“鯰魚效應”極其明顯。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認為,特斯拉降價可能引發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價格戰。
據公開信息,特斯拉國產版Model 3補貼后售價已經低至25萬元,而1月還為近30萬元,降價力度之大可見一斑,較蔚來最便宜的ES6便宜近30%,比亞迪和小鵬汽車也將面臨逆風局勢。
況且在降價前,Model 3就已經是同類中最暢銷的車型了。如果蔚來等中國造車新勢力跟進降價,那試圖以規模效應產生經營性利潤的規劃有可能被打破。已經實現盈利的特斯拉手里這把“降價武器”殺傷力不可小覷。
而特斯拉的野心不止于此。已經完成申報、即將面市的國產Model Y將殺入50萬領域豪華電動車市場,奔馳寶馬也將直面特斯拉的挑戰。而彭博行業研究指出,該車型部件中有75%與Model 3相同。
這一方面意味著Model Y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彭博行業研究指出“完全有可能降價15%”),另一方面Mode Y原件采購量的上升會不會進一步采購價進一步走低、為Model 3等其他車型帶來更低的成本優勢,也值得市場關注。
傳統汽車巨頭會是程咬金嗎?
誰是下半年最暢銷的電動車型?特斯拉Model 3?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上汽通用五菱7月推出的一款微型電動車五菱宏光MINI EV以爆款姿態,擊敗特斯拉、蔚來,成為銷量冠軍。
2.88萬起售的價格和Model 3、理想ONE等完全沒有可比性,低價電動車的利潤率也遠不如中高端汽車誘人,但背后上汽的身影卻不容忽視。傳統巨頭轉型煥發新生的故事,在投資者眼里頗具想象空間。
下半年以來,上汽集團(600104.SH)股價從不到20元一路上漲到近30元,漲幅不輸于造車新勢力。
汽車銷售在疫情后初現多年未見的回暖態勢,令上汽集團在10月自主月銷創新高。除了“人氣王”宏光MINI EV繼續熱銷,MPV凱捷也已經收獲大量預售訂單,未來有希望成為五菱銷量增長引擎。
除了五菱,上汽通用或也將迎來“大年”。安信證券研報顯示,換購加速背景疊加奧迪國產加速,大眾電動化發力,調整后的上汽通用和五菱進入產品大年,公司經營有望逐步轉好。
中信證券也唱多上汽集團,公司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L”有望近期發布,或將對現有產品進行加強補充。
隨著汽車電動化趨勢越來越明確,新能源汽車勢必將進一步迎來風口。
但前有特斯拉坐擁先發優勢、價格戰一觸即發,后有老牌車企在轉型進程中亮點不斷,新勢力們如何繼續咬牙爬上盈虧線、繼續活下去,可能還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第一要素。
責任編輯:xj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6瀏覽量
100135 -
蔚來汽車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6瀏覽量
20539 -
小鵬汽車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8瀏覽量
148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