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關于停產傳聞的求證,大眾中國向媒體表示正在與合資廠溝通以了解具體情況。一汽大眾也稱,公司目前正與相關供應商進行溝通,并表示新車生產的確受到了一定影響,但該企業并沒有如外界傳言的全面停產。
上汽大眾相關人士進一步表示,全球性的芯片市場供應問題并不是突發事件,公司對此早有準備。車企方面也表示,每年的采購量都是訂好計劃的,不會發生突然發現沒有庫存就停產的情況。
此前,據汽車自媒體愉觀車市報道稱,從12月初起,就有多家汽車企業開始陸續停產,這股停工潮目前有不斷蔓延的趨勢。預計到2020最后一個月,國內大部分的中高端以上汽車廠家都將面臨停產風險。
本次停產風波是從南北大眾開始的,有上汽大眾生產負責人透露,公司從12月4日開始將被迫停產;與此同時,一汽大眾從12月初起也將進入停產狀態。
影響南北大眾停產的主要原因是芯片供應不足,并且主要是高端半導體芯片,對于定位中高端以上的車型影響最明顯。僅在12月份就將對超過20萬輛的產能產生影響,而大眾汽車方面則未披露恢復生產的日期。
據芯片供應商在2020年年初判斷,汽車等工業制造行業會面臨更大的危機,產銷需求被壓縮嚴重,因此,其供貨比例本身向電子產品行業偏移。但中國車市復蘇的速度超過了全球預期,2020年11月,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預估完成273.3萬輛,環比增長6.2%,同比增長11.1%,或創近三年新高,高銷量導致了中國汽車市場的芯片短缺問題提前顯露。
隨著汽車電氣化及智能程度的提升,半導體芯片等電子元件被廣泛應用在汽車部件中,包括多媒體娛樂系統、智能鑰匙、自動泊車系統、發動機和變速箱控制系統、安全氣囊、駕駛輔助系統、電動助力轉向、ABS 、電子穩定性系統(ESP) 、行人保護、胎壓控制、電動車窗、燈光控制、空調系統、座椅調節系統等。
芯片短缺會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即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而國內主要的供應商是大陸集團Continental和博世兩家零部件供應商,受到芯片斷供影響,兩家零部件巨頭也面臨該業務的停工風險。
據悉,目前大陸集團的ESP庫存僅為1萬套左右,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按照目前的狀況看,中國汽車近15%的產能將受到影響。2019年中國汽車產能約為268.3萬輛,按此計算,一旦不能恢復供貨,一年將有400萬輛產能受到影響。
11月30日,日本半導體制造商瑞薩電子向客戶發送了一封產品提價通知,提價生效日期為2021年1月1日。瑞薩電子是全球十大半導體芯片供應商之一,也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首選供應商。
責任編輯:p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241瀏覽量
42748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54瀏覽量
222850 -
ABS
+關注
關注
2文章
163瀏覽量
347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