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產存儲行業的佼佼者,長江存儲近兩年憑借在3D NAND閃存領域的突飛猛進,引發普遍關注,尤其是獨創了全新的Xtacking閃存架構,最近還打造了首個消費級SSD品牌"致鈦"。 今天,長江存儲產品工程與測試工程處副總裁陳軼做了一次官方科普,詳細解讀了致鈦SSD、3D NAND的故事。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長江存儲公司注冊成立于2016年,但其實早在2014年,武漢新芯就已開始研發3D NAND,所以長江存儲的歷史已經有六年。 產品方面,長江存儲的致鈦系列SSD首批有兩款產品,其中SC001寫入壽命170-680TBW不等,PC005則是200-640TBW不等。 從參數上看,致鈦系列的寫入壽命相比同類產品一點也不短,甚至比很多還要更長,而產品所做的測試認證也是完全基于行業標準進行。
SSD的寫入壽命取決于多個方面,比如閃存質量、固件算法等。 致鈦系列的算法是業界通用的,不過寫入放大是需要顆粒來承載的,而長江存儲的Xtacking架構確實可以間接幫助提高寫入壽命。 這是因為,Xtacking架構將閃存陣列的工藝和CMOS邏輯器件工藝分割隔離,從這一程度上講,利用Xtacking技術可以更容易地調整優化閃存陣列的工藝,壽命也相對會更長一些。 另外,長江存儲的磨損均衡管理同業界使用的方法是一致的,失效模型(defect modeling)同業界其他友商也是相當的,在有些方面甚至還可能更好一些。長江存儲會使用冗余度更低的方法來進行壞塊管理,而冗余度降低了,寫入壽命自然也就提高一些。 未來規劃方面,PCIe 4.0方興未艾,長江存儲也在積極籌備,不過因為PCle 4.0還比較新,長江存儲會考慮推出低中高端不同系列的產品,會有性能、價格上的分割,并盡量降低功耗。
說到3D NAND閃存,如今全球各大閃存廠商都在堆疊更多的層數,美光最近就官宣了176層,長江存儲也做到了128層。 3D NAND的容量有幾個指標,一是看芯片里有多少塊(block),二是看每個塊里面有多少閃存晶體管,而層數多了,自然就能讓一個塊內的容量變大。 不過,并不是層數多了,整體容量就一定變大,因為可以同時設計更多或者更少的塊。長江存儲每一個塊的容量就比業界其他產品多50%左右。 另外,每一層閃存的容量也沒有統一標準,只能說大致統一,所以不同廠商的堆疊層數沒有直接可比性。
其實,3D NAND層數的堆疊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隨著層數的增加,越來越難以達到孔所需要的長寬比,早先預計只能到100層左右,現在已經大大突破了這個僅限,但是難度也越來越高。 這就像半導體工藝,7nm、5nm在十多年前是幾乎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已經實現,3nm、2nm也在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但挑戰難度是指數級增加的。 利用更好的設備、更好的工藝調校能力,長江存儲最終達到了128層閃存,而未來達到256層、300層、500層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3D NAND也不可能進行無限堆疊,基于目前的堆疊方式,預計極限大概在500層左右,但屆時肯定能找到全新的方法、設備或是理論,突破到500層以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責任編輯:lq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7860瀏覽量
224047 -
NAND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699瀏覽量
136602 -
3D閃存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6597
原文標題:關注 | 長江存儲官方科普SSD、3D閃存:堆疊500層不是沒可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預期提前,鎧俠再次加速,3D NAND準備沖擊1000層
3D打印助力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開發
SciChart 3D for WPF圖表庫
![SciChart <b class='flag-5'>3D</b> for WPF圖表庫](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FA/wKgZPGeR2MGACTO-AAB0dyVzDd0112.png)
騰訊混元3D AI創作引擎正式發布
騰訊混元3D AI創作引擎正式上線
華為Mate 70 Pro+高亮鈦背后的材料工藝故事
美光第九代3D TLC NAND閃存技術的SSD產品開始出貨
裸眼3D筆記本電腦——先進的光場裸眼3D技術
鎧俠瞄準2027年:挑戰1000層堆疊的3D NAND閃存新高度
3D NAND閃存來到290層,400層+不遠了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閃存來到290層,400層+不遠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D1/wKgZomZQZEmAOAX4AAllfsyzNLM058.png)
鎧俠計劃2030-2031年推出千層級3D NAND閃存,并開發存儲級內存(SCM)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CE/wKgaomX4xO2AEYO-AABXvRldnzQ50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