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全球首款DDR5 DRAM正式由SK海力士推出。這款次世代的存儲器將數據傳輸速率提升到4,800 ~ 5,600Mbps,比前一代DDR4增加了1.8倍。最大5,600Mbps的傳輸速率意味著能夠在1秒內傳輸九部全高清(Full-HD, FHD)電影。同時,該產品的工作電壓由前一代的1.2V降到了1.1V,將功耗降低了20%。
與同門師弟LPDDR5發售時的萬人追捧不同,DDR5的問世似乎沒有激起很大的浪花。然則平靜之下,是生態鏈廠商的摩拳擦掌,未來的存儲器之爭會更加殘酷。
DRAM的新飛躍
從提出到標準落地,DDR5用了2年時間。JEDEC(電子器件工程聯合會)希望最新的標準繼續站在時代之巔,所有內存密度和讀寫速度都要比DDR4增加一倍。
因為5G、人工智能引發的數據海嘯正撲面而來,CPU的核心也急劇增加,服務器處理器已經從4核增加到64核,新一代的DRAM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從DDR4到DDR5,在技術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從原理上來看,DDR5是一種高速動態隨機存儲器,由于其DDR的性質,依舊可以在系統時鐘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時進行數據傳輸。和DDR4一樣,DDR5在內部設計了Bank(數據塊)和Bank Group(數據組)。不過,DDR5在數據塊和數據組的配置上更為寬裕。
DDR4數據組的數量最高限制為4組,一般采用2組配置。在DDR5上,數據組的數量可以選擇2組、4組到最高8組的設計,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并且還可以保證Bank數據塊的數量不變。
其次,DDR5的突發長度(burst length, 簡稱 BL)由2增至16,超過DDR4的8,這是實現內存訪問可用性雙倍增長的另一大重要特性。
第三,DDR4在刷新期間不能進行其他操作。DDR5具備同庫刷新功能,允許系統在當前內存庫操作期間訪問其它內存庫,進而提高了內存訪問可用性。
DDR5在提高可擴展性方面還有兩個特性:經過優化的 DRAM 核心計時和晶片內糾錯碼。首先,雖然內存架構逐年擴展,但它的代價是 DRAM 單元電容的下降和位線接觸電阻的增加。DDR5 解決了這些缺點,并允許通過優化的核心計時進行更可靠的擴展,這對于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在 DRAM 單元中寫入、存儲和檢測電荷至關重要。
另外,晶片內糾錯碼 (ECC) 通過輸出數據之前在讀取命令期間執行更正,提高了數據完整性并減少了系統糾錯負擔。DDR5 還引入了錯誤檢查清理,其中 DRAM 將在發生錯誤時讀取內部數據并寫回已更正的數據。
存儲器三巨頭在DDR5上可謂是你追我趕。在2018年,三星和海力士宣布開發DDR5成功。美光則和EDA大廠Cadence開始聯合研發DDR5。
進入2020年,美光科技宣布基于1Znm制程技術的DDR5 RDIMM已開始送樣。三星宣布在2021開始量產DDR5。而SK海力士這次搶到了頭名,推出了首款DDR5產品。該產品為面向服務器、數據中心的RDIMM形態,基于1Ynm工藝制造的16Gb顆粒,單條容量64GB。而借助TSV硅穿孔技術,SK海力士期望將單條容量提升到256GB。
供應鏈已做好準備,只待CPU就位
IDC市場調查顯示, 對于DDR5內存需求將從 2020年開始增長, 預計到2021年為止將占DRAM總市場的25%。這一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 并在2022年達到44%。
記者詢問了國內多家服務器廠商,想知道何時能推出DDR5的產品,得到的答案是最早在明年。“這個主要看是要看芯片廠商的支持。”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DRAM是系統中存儲/存儲層次結構的關鍵部分。在層次結構的第一層中,SRAM被集成到CPU中以實現快速數據訪問,DRAM被用于主存儲器。所以,DDR5的使用必須要得到CPU的支持。
考慮到生產成本,服務器產品對存有溢價的DDR5產品接納度較高。作為占據服務器CPU整體出貨量90%以上的Intel,有較快的平臺導入規劃。預計其服務器平臺Eagle Stream會開始正式采用DDR5,預計2021下半年度開始做小批量的生產。
AMD即將問世的Milan平臺仍沿用當前主流解決方案DDR4,預計下一代Genoa平臺會有導入DDR5的規格,不過該平臺量產時間約為2022年,若要正式搭載DDR5,AMD的服務器存儲器解決方案最快2023年才會問世。
在ARM陣營方面,來自法國的初創公司SiPearl剛公布了代號“Rhea”(美洲鴕鳥)的處理器產品,采用臺積電7nm工藝制造,集成多達72個CPU核心,Mesh網格式布局,支持4-6個通道的DDR5內存控制器。其發布時間定在2021年,因此對DDR5的導入也不會早于這個時間。
PC方面由于受制于BOM總成本,對新一代存儲器的規劃要到2022年才能落實,這意味著DDR5在今、明兩年都僅停留在產品開發與驗證階段。
據稱,英特爾 12 代酷睿 Alder Lake (ADL)混合架構處理器會支持DDR5,但最早也要到2021年Q3。AMD的Zen4已經規劃了對DDR5的支持,發布時間也在2021年。DDR5要全面在PC上普及,看來至少還需要2年的時間。
不過,供應鏈相關廠商都已做好了準備,如新思科技(Synopsys),瑞薩(Renesas),瀾起科技(Montage Technology),Rambus都開始推出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
這里要特別提到瀾起科技,這是國內打入DRAM核心生態圈的唯一廠商,是全球可提供從DDR2到DDR4內存全緩沖/半緩沖完整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2019年瀾起科技已完成符合JEDEC標準的DDR5第一代RCD及DB芯片工程樣片的流片,這些工程樣片于2019年下半年送樣給瀾起科技主要客戶和合作伙伴進行測試評估,瀾起科技計劃在2020年完成DDR5第一代內存接口及其配套芯片量產版本芯片的研發,實際量產時間取決于服務器生態的成熟度。
未來的決戰要看EUV
了解DRAM演進歷史的人都知道,工藝的競爭是永恒的旋律。
在進入20nm節點以后,三大供應商們希望通過三代工藝去制造DRAM,這就是1Xnm,1Ynm和1Znm。簡單來說,1Xnm處于16nm和19nm之間,1Ynm規定在14nm到16nm,1Znm規定在12nm到14nm。
2019年,DRAM工藝普遍進入到1Znm,接近10nm工藝節點,廠商們面臨是否選擇EUV的問題。
從當前的局面來看,風格激進的韓國雙雄(三星、SK海力士)已經將EUV的進入作為改進產品的主要手段。
據韓國科技媒體ETNews報道,三星電子全新半導體工廠“平澤2號”(P2)已于今年8月開始運營,這座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工廠(128900平方米,占地面積相當于18個足球場)將生產全球首個基于EUV的移動DRAM產品。
2020年3月,三星成功開發了基于EUV光刻技術的第四代10納米級(1a)DRAM。三星還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引入EUV光刻設備,量產第四代10納米級(1a)16Gb LPDDR5 DRAM。
三星估計,使用EUV工藝生產DDR5內存,其12英寸D1a晶圓的生產效率會比舊有的D1x工藝的生產力提升一倍。
SK海力士將在其下一代DRAM的生產基地M16芯片廠批量生產EUV DRAM,目前已經在園區內安裝了兩臺EUV光刻機。一旦M16工廠的建設按計劃在今年年底完成,SK海力士將開始在M16工廠建造與EUV光刻相關的必要設施和設備。據了解,SK海力士準備將EUV導入1anm級DRAM的量產中。
相比之下,美光顯得比較謹慎。不過,由于同行的激進作風,美光也在評估EUV的導入時間節點。
隨著制程工藝的提升,節點的進一步微縮,EUV的性能和成本正在不斷優化,DRAM將迎來EUV時代只是早晚的問題。
不過光刻機廠商ASML估計,在DRAM芯片制造方面,每月每啟動100,000個晶圓制造項目,一層就需要1.5到2個EUV系統,因此,DRAM制造商需要考慮根據容量和產能來規劃相關設備。
以EUV的引入來實現技術上的領先,對存儲器廠商來說也是無可厚非。考慮到DRAM產品的同質性,通過引入更高制程來獲得性能差異,從而獲得市占率,是一條已經驗證過無數次的絕招。只是這樣將促使行業競爭更趨白熱化,后進者如中國國內的DRAM廠商,如果要有所突破,勢必面臨更大的壓力。
責任編輯:tzh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32瀏覽量
183914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530瀏覽量
164407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11瀏覽量
2131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電子否認1b DRAM重新設計報道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DRAM市場營收環比增長13.6%
比亞迪2025年將推出新一代刀片電池
英偉達Blackwell芯片延遲發貨,臺積電量產面臨技術挑戰
DRAM價格下半年或將持續上漲
三星與海力士引領DRAM革新:新一代HBM采用混合鍵合技術
摩托羅拉將推出新一代moto razr系列折疊屏智能手機
美光科技發布新一代GDDR7顯存
微軟Copilot+PC挑戰蘋果,新一代AI電腦來襲
全光網應用面臨的挑戰
Rokid正式發布新一代AR Lite空間計算套裝
JEDEC發布:GDDR7 DRAM新規范,專供顯卡與GPU使用
![JEDEC發布:GDDR7 <b class='flag-5'>DRAM</b>新規范,專供顯卡與GPU使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A1/wKgaomX3qNqAMOKeAAAbiwF0L7U74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