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官方今日宣布,魅族 Lipro 智能家居新品將于 2021 年 1 月 5 日舉行新品發布會,重新審視智能家居的本質,追溯產品體驗的本源。
IT之家曾報道,魅族大樓日前已更換豎幅,由此前的魅族 17 海報變為 “Lipro,歡迎光臨”。
2020 年 11 月 18 日,魅族注冊了大量 Lipro 的商標,主要用于室內裝飾設計、景觀照明設計服務、電動開門器、電動關門器、陳列柜用照明設備、室內用強光燈、紡織品制窗簾、 紡織品制或塑料制簾、洗衣用晾衣架、生物指紋門鎖等。
責任編輯:PS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魅族
+關注
關注
7文章
2675瀏覽量
46331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2文章
9730瀏覽量
189044 -
發布會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36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Matter 智能家居的通用語言
Matter由連接標準聯盟(CSA)創建,旨在解決智能家居的互操作性問題。Matter 基于簡單性、互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四大核心原則 。
是采用基于 IP 應用層的開源協議,本質上是一種“通用
發表于 05-19 15:35
明遠智睿SSD2351開發板:智能家居的智能核心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家居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智能的生活體驗。明遠智睿的SSD2351開發板作為智能家居系統的智能核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SSD235
發表于 05-07 18:59
智能家居Mesh組網方案:實現智能化生活的無縫連接NRF52832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產品種類的增多和商家的眾多,用戶在使用智能家居產品時往往會感到困惑和不便。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全屋各個
發表于 04-15 14:07
2025中國(華東)智能家居技術創新研討會
INTRODUCTION 為大力促進智能家居全產業鏈專業人士的深度互動交流,強力推動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與生態構建,Big-Bit商務網與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攜手中國家電 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將于3

蘋果正在研發智能家居顯示屏
10月28日,外國科技媒體engadget報道了知名分析師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的最新爆料:蘋果公司正在研發一款深受21世紀初iMac G4啟發的智能家居顯示屏,預計將于
智能家居之旅(15):HA傳感器采集主板低功耗設計的遭遇
智能家居之旅(1):了解HomeAssistant 智能家居之旅(2):設備接入HomeAssistant的方法 智能家居之旅(3):Ai-M61/M62 接入HomeAssistan

全球首秀:「元響家」智能家居影音解決方案在上海國際智能家居展覽會上大放異彩
如果說智能化的變革始于手機,它已經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那么智能家居將是下一個變革,它將徹底改變我們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2024年9月3日,上海國際智

人工智能如何強化智能家居設備的功能
智能家居設備已經成為改善人類居家生活便利性的重要工具,但是早期的智能家居設備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用戶設定的指令運作,仍然不夠聰明。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設備將能夠主動地

螢石舉辦2024夏季新品發布會,全力推進“2+5+N”智能家居新生態
7月24日,“智動新生,盡在掌控”2024螢石夏季新品發布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本次發布會上,“智慧生活守護者”螢石深入挖掘應用場景,重磅

智能家居包含哪些人工智能應用
智能家居作為現代科技與生活融合的典范,正日益成為提升居住品質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通過集成各種智能設備,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家居環境的
智能家居與物聯網的關系
智能家居與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物聯網作為智能家居背后的核心技術基礎,為智能家居系統提供了強大的連接能力和智能化控制手段,使得
智能家居的核心特性是什么
智能家居作為現代科技與生活深度融合的產物,其核心特性主要體現在智能化、聯網化、自動化、便捷性、舒適性與安全性等方面。這些特性共同構成了智能家居系統的基礎,為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多種多樣,這些方式不僅提升了家居生活的便捷性,還使得家居環境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以下是智能家居的主要控制方式,每種方式都有
繼電器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家居已經成為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智能家居系統中,繼電器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子控制元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討繼電器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分析其技術原理、功能特點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