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消息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信息通信技術部周二表示,韓國今年將投資 1253 億韓元(1.141 億美元)用于支持神經網絡處理器的開發,這一金額較去年增長了 75%。
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表示,神經網絡處理單元是指專門用于人工智能(AI)服務的高性能和低功耗邏輯芯片。
韓國政府去年在下一代芯片技術(包括神經網絡處理器在內)上押下重注,計劃在 2029 年之前投入 1 萬億韓元用于相關研發,意圖在 2030 年前搶占全球 AI 芯片市場 20% 的份額。
今年,韓國信息通信技術部的目標是支持 4 款 AI 芯片的開發,并幫助培養 270 名該領域的專家。
該部門補充說,今年大部分投資(1084 億韓元)將用于開發核心技術,還有 77 億韓元將被用于培育該行業中有前途的新興企業。
韓國去年進入了神經網絡芯片的開發領域,該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 SK 電訊發布了一款用于數據中心的 AI 芯片。
責任編輯:PS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卷積神經網絡因其在圖像和視頻處理任務中的卓越性能而廣受歡迎。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多種實現工具和框架應運而生,為研究人員和開發者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TensorFlow 概述
發表于 11-15 15:20
?539次閱讀
在深度學習領域,神經網絡模型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任務,如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游戲智能等。其中,卷積神經網絡(CNNs)和傳統神經網絡是兩種常
發表于 11-15 14:53
?1380次閱讀
神經網絡加速器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于提高神經網絡計算效率的硬件設備。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神經網絡模型的復雜度和計算量急劇增加,
發表于 07-11 10:40
?801次閱讀
重新訓練神經網絡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多個步驟和考慮因素。 引言 神經網絡是一種強大的機器學習模型,廣泛應用于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領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分布可
發表于 07-11 10:25
?679次閱讀
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是循環神經網絡,而非遞歸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是一種具有時間序列特性的神經網絡,能夠處理
發表于 07-05 09:52
?854次閱讀
。 遞歸神經網絡的概念 遞歸神經網絡是一種具有短期記憶功能的神經網絡,它能夠處理序列數據,如時間序列、文本、語音等。與傳統的前饋神經網絡不同
發表于 07-04 14:54
?1257次閱讀
結構。它們在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和解決不同問題時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本文將從多個方面比較循環神經網絡和卷積神經網絡的區別。 基本概念 循環神經網絡是一種具有循環連接的
發表于 07-04 14:24
?1796次閱讀
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芯片是一類專門為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算法設計的處理器。它們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可擴展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
發表于 07-04 09:33
?1194次閱讀
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處理自然語言任務的主要工具。本文將詳細介紹幾種常用于NLP的神經網絡模型,包括遞歸神經網絡(RNN)、長短時記憶網絡(L
發表于 07-03 16:17
?1933次閱讀
神經網絡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然而,BP神經網絡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容易陷入局部最優解、訓練時間長、對初始權重敏感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者們提出了一些改進的BP
發表于 07-03 11:00
?1062次閱讀
、訓練過程以及應用場景。 卷積神經網絡的基本原理 1.1 卷積操作 卷積神經網絡的核心是卷積操作。卷積操作是一種數學運算,用于提取輸入數據的特征。在圖像處理中,卷積操作通常
發表于 07-03 10:49
?910次閱讀
Network)有相似之處,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一些關鍵的區別。 一、引言 神經網絡是一種模擬人腦神經元結構的計算模型,它由大量的神經元(或稱為節點)組成,這些神經元通過權重連接在一起
發表于 07-03 10:14
?1173次閱讀
1.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簡稱CNN)是一種深度學習模型,廣泛應用于圖像識別、視頻分析、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 卷積神經網絡是一種前饋
發表于 07-02 16:47
?1021次閱讀
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簡稱CNN)是一種深度學習模型,廣泛應用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本文將詳細介紹卷積神經網絡的原
發表于 07-02 14:44
?1058次閱讀
神經網絡架構是機器學習領域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們模仿了生物神經網絡的運作方式,通過復雜的網絡結構實現信息的處理、存儲和傳遞。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
發表于 07-01 14:16
?1250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