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杞人憂天,人類也許早已受到AI的“控制”。
1月7日,“鋼鐵俠”馬斯克旗下的公司特斯拉市值暴漲至7735億美元,相當于豐田、大眾、現代、通用、福特等公司市值的總和。當然,作為特斯拉CEO的埃隆馬斯克,身價自然也暴漲至195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
然而作為新技術龍頭公司的老總,馬斯克對于新技術卻有一種“養虎為患”的心態。
1月8日,歐洲最大的數字出版社斯普林格集團的CEO瑪蒂亞斯德普夫納和馬斯克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除了自動駕駛、火星探索之外,馬斯克再度解釋了自己對AI保持警惕的根本原因。馬斯克在訪談中提出關于AI的關鍵性問題。“誰在使用AI、誰在控制AI?”,它真的符合人們的利益嗎?如果一個人一直沉迷在人工智能里,那么誰才是實際控制者?
“黑鏡人生”
2016年,馬斯克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一起,被授予了“盧德獎”該獎項專門頒發給那些試圖阻礙技術創新的人。
在此次訪談中,馬斯克認為,人們感覺自己掌控了自己的手機,但或許他們應該問一問自己,是不是手機反過來掌控了他們。可見,馬斯克反對的不是AI本身,而是不受控的、反過來控制人類的AI。事實上,將“盧德獎”頒發給馬斯克的IT和創新基金會也表示,馬斯克等人表達的觀點并無問題,只是他們表達觀點的口吻讓很多人感到害怕。
雖然像“天網”那樣能夠控制人類的AI尚未誕生,但從廣義上來說,我們在看短視頻和新聞的時候,在每一次智能推送的智能分發機制的背后,就是一種人工智能的應用,實際上我們早就已經開始被AI所“控制”,就如同英劇《黑鏡》一般。所以馬斯克憂慮AI絕不是杞人憂天。
人類即將突破AI“奇點”
馬斯克曾在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中表示,“我們正朝著AI比人類明顯聰明的方向發展。”他相信這一天可能不到五年就會到來,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將會“萬劫不復”。
目前人工智能是被人類所控制,所掌握,但是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過于智能化,這個才是讓人最擔心的;目前各國各企業都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這是未來的代表,無論是以家庭為單位,還是汽車方面,都離不開人工智能,而讓物體開始思考起來,就是超級人工智能的范疇了。
如果人類誕生了ASI(超級人工智能),我們將是極大地“踐踏”了進化,但這也許是進化的一部分。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的能力會越來越塊地爬升,直到達到能夠創建超智能的水平為止。而這一“奇點”就像絆線一樣,一旦觸發了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爆炸,那將決定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來。
那么在“技術奇點”之后會是怎樣的世界?它會反噬人類嗎?沒有人知道。但那條“絆線”似乎已經出現了。
“AI同理心”也許并不遙遠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人員研制了一種機器人,它可以學會用視覺預測它的伙伴機器人的行為。據介紹,該機器人已經表現出了“同理心”的現象。
該機器人被放置在一個封閉環境中,被編程為“尋找并向它能看到的任何綠色圓圈移動”。但大多數情況,綠色的圓圈會被障礙物擋祝在這些情況下,機器人會向不同的綠圈移動。但第二個機器人在觀察了“一號機”的舉動大約兩個小時之后,機器人觀察者最終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預測“一號機”的路徑100次中標98次。
研究者表示,觀察者機器人能夠與它的伙伴產生“同理心”,并且在沒有人類指導的情況下“理解”它的伙伴是否能夠從它的有利位置看到綠色的圓圈,這是一種原始的“同理心”。雖然這種層次的“同理心”比人類的行為和目標要簡單得多,但他們認為這可能是被稱為“心智理論”的開始。
馬斯克是一個瘋狂的人,也是一個有趣的人。他把自己定義成一名工程師而不是企業家。而他對新技術的憂慮,也反應了絕大多數人的態度。好消息是,AI的同理心確實存在。索菲亞也相信,未來AI將會帶來希望,而不是“審判”。
責任編輯:YYX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403瀏覽量
211243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942瀏覽量
2748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時代:不可替代的“人類+”職業技能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55】AI Agent應用與項目實戰
馬斯克預言:AI將全面超越人類智力
AI智能體逼真模擬人類行為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平衡創新與倫理:AI時代的隱私保護和算法公平
羅杰·瑞迪:AI能力已遠超我們人類
AI真·煉丹:整整14天,無需人類參與


智謀紀 AI+Multi LED 打開人類健康新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