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國霍恩海姆大學的數據,該國約有80%的果樹沒有被定期修剪--盡管這樣做可以使它們的結構更堅固,抗病能力更強。這就是該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創建一個機器人來完成這項工作的原因。這款名為“鳳凰”( Phoenix)的機器人由農業技術人員David Reiser博士、博士生Jonas Straub和研究助理Jonas Boysen共同開發。
研究人員計劃要求它在每次修剪工作開始時,首先繞著樹開一圈,利用其車載LiDAR(光探測和測距)模塊和光學相機進行三維掃描。然后,集成的計算機將利用掃描數據創建樹木的點云模型,顯示其樹冠的三維結構。接下來,基于人工智能的軟件將分析該結構,確定哪些樹枝需要修剪,以保持樹冠的最佳形狀。
最后,“鳳凰”機器人將繼續自動進行實際的修剪,使用鉸接臂末端的小型動力鋸來去除有問題的樹枝。
在目前的原型中,該機器人必須由操作員使用遠程控制裝置從一棵樹手動引導到另一棵樹。然而,在未來的道路上,“鳳凰”機器人應該能夠通過其機載傳感器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模塊的組合,自主地在果園中移動。
責編AJX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421瀏覽量
211304 -
智慧農業
+關注
關注
4文章
809瀏覽量
202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盤點#機器人開發平臺
作為工業強國,德國為何僅有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58】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實踐
FMEA:手術機器人研發的黃金法則!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德國工業機器人新裝機量創歷史新高
惡劣環境的克星:升級版LP20系列工業連接器為農業機器人帶來更強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