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知行上市是大概率事件。去年12月,長期專注Robotaxi的文遠知行(WeRide)首次公布與客車制造商“宇通集團”共同研發的Mini Robobus,隨后宣布獲得宇通戰略領投的3.1億美元B輪融資。近日,這款自動駕駛微循環小巴開始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和南京生態科技島常態化測試,計劃今年實現商用。
談及“兩條腿走路”策略是否可行,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在近日對36氪等媒體表示,Robobus和Robotaxi的相似之處遠大于差異,他們基本已經實現一套技術支持多個平臺,其自動駕駛系統有很強的通用性。
目前,文遠知行重點選取了五個車輛平臺,包括“中國自動駕駛搖籃車”林肯MKZ、“最安全的純電動車型”日產LEAF2、“高性價比”的東風日產軒逸、“中國第一款前裝量產”的全無人駕駛宇通小巴Mini Robobus、以及東風風神E70。
“未來誰掌握真正的自動駕駛平臺化技術,誰就會是王者。擁有這種強大技術能力的自動駕駛公司,可以實施降維打擊,”韓旭說,今天做低速、慢速物流園區的企業,很有可能在未來3-5年內被一個強大的、占據戰略市場的L4級自動駕駛公司降維打擊。
2020年,研發微循環小巴的自動駕駛公司聲量與日俱增:Waymo前團隊成員創立的“輕舟智航”不僅拿到聯想創投的新一輪融資,還開始在蘇州和深圳常態化運營Robobus;福瑞泰克也計劃今年在杭州開始Robobus的常態化運營。
那么,Robobus是一門好生意嗎?
韓旭認為,自動駕駛微循環小巴車會像水、電、煤氣一樣,成為城市基礎設施,更多是政府與企業一起來完成。公交車是國家補貼的公共服務,不可能通過坐車收費完全打平。
“有人認為Robobus的市場空間和盈利空間比Robotaxi、Robotruck小,這跟用馬車思維想象汽車一樣。Robobus是新物種,跟現在的公交車完全不一樣。它解決的是最后三五公里的出行問題,是全新的事物。”韓旭提到。
除了Robotaxi和Robobus以外,文遠知行此前還提到布局無人駕駛貨運的打算,但至今尚未透露具體情況。
目前,成立于2017年4月的文遠知行以廣州為全球總部,以硅谷、北京、上海為研發中心,以安徽安慶為數據標注中心,并把研發與運營分部落地在南京、武漢和鄭州。
之所以落地南京、武漢和鄭州,是因為南京市建鄴區由高投資本聯合管理的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了文遠知行B輪融資,B輪戰略領投方宇通集團的總部位于鄭州,而武漢擁有優質的高校資源,也是東風汽車的重要陣地。
這種城市布局策略的背后是文遠知行的“鐵三角商業模式”,即通過與各城市的本地車企/Tier 1、出行平臺的協同,探索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服務本地市民,把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產值、稅收、創新都留在當地,從而贏得政府的支持。
自動駕駛行業缺乏統一的技術量化標準
目前,在自動駕駛行業進行技術水平比拼,僅有MPI數據(Miles Per Intervention,即每兩次人工干預之間行駛的平均里程)可供參考。這種由企業自己設定測試場景、自己收集、自己上報的數據并不具備橫向可比性,也讓局外人倍感困惑。
韓旭認為,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缺少一場公開競賽,比如,由主機廠、專業測評中心、高校一起聯合做評判,選擇同一個車輛平臺,給各家同樣的開發時間,選定同樣的測試區域,隨機選點打車測試,在限定時間內查看平均接管率,將偶然因素通過平均方式過濾掉,就會出現最具客觀性的結果。
除了公開競賽以外,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公開運營也可以直接反映技術水平。
韓旭表示:“如果僅僅開放給投資人試乘,你會把算法盡量集中在幾條線路、幾個區域上不斷優化,但我們一直堅持用自動駕駛為大家提供出行服務。技術好,就應該開放運營給大家看。我一直不相信有一個武林高手在深山老林一直不出來。最強搏擊術應該在自由搏擊、UFC上面打比賽。這就是為什么文遠知行一直堅持開放運營。”
Robotaxi的進展和難度
截至2021年1月,文遠知行在廣州黃埔區推出的全對外開放Robotaxi運營超過400天。目前,不需要預審核、完全向公眾開放的RoboTaxi運營只有文遠知行和百度。開放運營有助于收集更多真實場景數據、教育市場、了解用戶痛點,從而倒逼工程和運營團隊強化安全機制。
韓旭提到,因為注意到用戶有“跨區”出行的需求,文遠知行在廣州的自動駕駛測試與運營區域已經從黃埔區擴展到“一江兩岸”,一***廣州珠江,兩岸代表廣州海珠區和天河區兩個主城區。這是中國唯一一個覆蓋一線城市主城區的自動駕駛測試運營。
“大家問我自動駕駛還沒有落地的原因是什么?是政策原因?市場原因?資本原因?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技術發展不夠快,技術不夠穩定,技術不夠扎實。我們認為,未來五年之內,L4級自動駕駛一定會實現。”韓旭表示。
在技術方面,韓旭認為,未來還要解決的問題包括:“第一,硬件穩定性。比如,發生輕微碰撞以后,計算單元、傳感器單元能否在非我們責任、被別人碰撞以后,還能把車停下來;第二,模擬器方面還需要大量投入。路測越少越好,大量測試是通過模擬器做仿真;此外,進一步優化計算平臺,讓計算平臺更緊湊、減少功耗。”
目前,業內普遍關注何時能實現“全無人駕駛”(沒有安全員)的Robotaxi運營。對此,韓旭表示:“我們現在沒辦法說具體時間點,技術進展和政策推動具有不可預測性,我們只能說是積極推動,安全第一。”
不得不談的造血能力
談及造血能力,韓旭表示,目前在中國做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的公司,唯一能向用戶收費的就是文遠知行。但在這個時間點上,他們不會過多強調造血能力,否則就是拔苗助長。“大家可以看兩個例子:一個是淘寶和易趣競爭,易趣過早收費,注定要被打敗;另外一個是信息安全領域,360全免費,把以前堅持收費的殺毒軟件打敗了。”
關于商業模式,韓旭表示,賣技術方案、賣出行服務,都有可能。但現在做決策還為時尚早。“大家都不知道最后可盈利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形態是什么樣,都在探索。”
對于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來說,自動駕駛技術必然會帶來傳導式反應。韓旭表示:“很多做車險的公司主動約談我,想了解自動駕駛產生以后,車險該如何做。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2040年,私家車擁有輛將減少40%-50%,這代表車險收入會減少,擴充的是自動駕駛保險。誰能夠更好適應這個變革,誰能在保險領域立于不敗之地。”
談及未來在資本市場的打算,韓旭提到,文遠知行上市是大概率事件。“我們創始員工會賺一些錢,但這都不是創業本質的目的。我之前也講過,當我離開世界的時候,如果真的把自動駕駛做成了,給我最好的獎賞就是在我的墓碑上刻上無人車。”
責任編輯:tzh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24瀏覽量
62952 -
純電動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9瀏覽量
14762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45瀏覽量
1671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