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發布了《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意見征求稿)》,其中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技術要求第一條明確規定,移動、便攜式無線充電設備的額定傳輸功率需要小于50W。
當前使用無線充電的便攜式設備并不少,但比較普及的高功率設備只有手機了。目前華為Mate 40 Pro、小米10至尊紀念版等機型已經商用了50W無線充電,OPPO發布了65W無線閃充,小米也曝光了67W和80W無線充電,前者預計將在小米11 Pro系列之上商用。
無孔化設計是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如今120W有線充電已商用,在取消充電口之后,用戶對于無線充電的功率的要求會比較高。因此,這兩年國內手機廠商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無線充電技術。工信部在意見征求稿中明確規定了無線充電功率,無疑是給手機廠商們潑了一盆冷水。
工信部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輻射,避免影響到其他設備運轉,保障用戶安全。不過我們并非無法用到高功率無線快充手機,意見征求稿第十三條表明,該規定將從202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在規定發布之前,已投入使用,且符合工信部52號公告的無線充電設備,原則上可以使用到報廢。
由于明年1月1日才開始施行,對于今年將發布的手機影響不大,廠商們仍有充足的時間發布高功率快充技術。據悉,小米11 Pro、OPPO Find X3系列、華為P50系列、魅族18系列等機型,都將在3月發布,可以期待一下這些機型支持高功率無線快充。
另外,此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曾表示,手機在設計時需要兼顧重量、厚度等因素,高功率無線充電難以和大電池兼容。工信部的目的是確保用戶手機使用體驗和健康,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研發,高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徹底解決了安全、輻射等問題,相信工信部會逐漸開放功率限制。
在此期間,手機廠商們不必急于商用高功率無線充電,能夠有充足時間繼續深入技術研發。如果需要采用無孔化設計,50W以內的無線充電功率已經足夠了,需求更高功率快充,也可以考慮磁吸式充電。
此次意見征求稿將于3月20日結束,如果有什么意見或建議,也可以通過電子郵箱、郵件、聯系電話、傳真等形式向工信部提出。
責任編輯:haq
-
OPPO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272瀏覽量
81416 -
無線充電
+關注
關注
1298文章
3339瀏覽量
31952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65瀏覽量
1470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IP5362至為芯支持無線充的22.5W雙C口雙向快充移動電源方案芯片

IP6801至為芯應用于便攜設備的15W功率無線充電方案芯片

IP6529至為芯應用于車載充電方案的45W功率車規級快充芯片

重磅新品 | 美芯晟推出100W 無線充電發射芯片,支持最新WPC Qi2.2標準及一芯多充

金升陽推出50W-150W DC/DC寬壓電源

三星推出全新無線充電芯片S2MIW06,支持最高50W無線快充

使用UCC3809和UC3965的隔離式50W反激式轉換器

大聯大友尚基于NuVolta產品的車載無線快充方案

TAS5731M的PBTL模式,負載測試時功率超過50W芯片就會燒毀,為什么?
SW6238移動電源QI2.0認證無線充15W方案
HT338 2×50W D類立體聲音頻功放特點與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