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產芯片,不得不提到國內手機行業的領頭人--華為。早在2004年,華為海思就已經走上了自主研發芯片這條道路,但直到2009年華為自研的第一款處理器麒麟K3才終于問世,可2012年首次在手機上投入使用的K3V2同樣出師未捷,再到迎來真正轉折的麒麟950,期間已經過去了十余年,最終才奠定了華為自研芯片領先優勢的基礎,其中的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言而喻。
由此可見,國產芯片發展緩慢,這是為什么呢?
芯片從設計到制造的過程極為復雜,從沙子中提取出硅,制成硅錠,硅錠切成硅晶圓片,然后交給芯片代工廠生產制造芯片。在從沙子提取出硅的工藝環節中,技術難點就在于它的提純度,不能低于99.99999%,也就是提取出硅的純度,它的雜質含量不能超過千萬分之一。這就相當于如果硅晶圓片是8英寸(直徑200mm),空氣中的灰塵直徑是10萬分之一毫米,那么按照硅的純度要求,就必須要控制不能超過2粒灰塵落在8英寸的硅晶圓上,這也是芯片制造離不開無塵車間的重要原因。
生產芯片原材料、設計芯片,到真正生產制造芯片就需要用到光刻機了。眾所周知,無論是蘋果還是聯發科、高通等手機芯片,都需要臺積電或三星代工生產,而目前用于制造這類高端芯片就需要用到極紫外(EUV)光刻機,而當下也僅有荷蘭ASML一家可提供可供量產用的EUV光刻機。
據悉,一臺ASML光刻機重量可達180噸,內部零件多達10萬個,其中主要零部件來自于歐美幾十個發達國家。荷蘭的光刻機德國提供蔡司鏡頭設備,日本提供特殊復合材料,瑞典提供工業精密機床,美國提供控制軟件等等。荷蘭ASML也不可能僅靠自己就能造出高端光刻機,因為它涉及了全球的供應鏈體系,匯集了全世界各國的頂尖技術,缺少任何一個組件和環節都不行。
雖然目前國內光刻機企業對比荷蘭ASML有著不小的差距,但作為獨立自主研究的成果,意義非凡。總之,國內發展光刻機技術,需要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同時更需要時間。
本文整合自 中關村在線、泡泡網
責任編輯:fq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873瀏覽量
4240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QXS320F280049,國產C2000系列芯片,完整版數據手冊
蘋果計劃2025年起采用自研藍牙Wi-Fi芯片
蘋果自研5G芯片或于明年亮相
蘋果加速自研芯片進程,iPhone SE 4將首發自研5G基帶
比亞迪最快于11月實現自研算法量產,推進智駕芯片自研進程
國產DSP,自研指令集內核C2000,F28335、F280049、F28377
蘋果自研Wi-Fi芯片或明年商用,用于部分iPad
小鵬自研智駕芯片:面向L4+AI大模型,集成40核+NPU+ISP
![小鵬<b class='flag-5'>自</b><b class='flag-5'>研</b>智駕<b class='flag-5'>芯片</b>:面向L4+AI大模型,集成40核+NPU+ISP](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CC/wKgaombrwb-AMzUzAANfWdTuwSU955.png)
消息稱小鵬汽車自研智駕芯片流片成功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0/34/wKgZomaszViAM2z2AARQVs2LzRg314.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0/34/wKgZomaszQKAaFmCAASg7zTMyj890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