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應用中,連接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物聯環境中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有著足夠可靠的連接。這個連接還不僅僅需要可靠,還需要靈活,同時還要能滿足一系列無線協議與范圍要求。這樣才能在對信息要求極高的物聯應用中提供穩定的網絡。
無線MCU正是為了解決此類問題而誕生。從物聯網中無線技術的迅猛發展不難看出,集成無線通信功能是物聯網應用向的MCU發展的趨勢。同時,在IoT生態系統的構建中,很多設備都對功耗和成本十分敏感。因此此類無線MCU必然是低功耗且成本較低的。絕大多數MCU廠商都有在無線MCU產品線布局,而且每家的無線MCU也都各具特色,畢竟誰也不愿意在物聯網這個藍海市場落入下風。因此,在這個細分領域里,大廠小廠無一例外開始了內卷,向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能一直突破。
TI SimpleLink無線MCU
Thread是一種基于IPv6的無線個人局域網狀網絡協議,借助Thread,物聯網器件能夠與基于云的現有基礎設施無縫集成。SimpleLink就是TI基于Thread平臺的無線MCU。
CC2652R7是SimpleLink系列下的一個多協議2.4-GHz無線MCU,使用的ARM Cortex-M0 M4F內核,通過動態多協議管理器(DMM)驅動程序支持Thread、Zigbee、Matter、藍牙、IEEE 802.15.4g等并發多協議。CC2652R7還未正式發布,但是其性能之強大,功耗之低我們可以先睹為快。

(TI)
這類器件都很注意功耗,CC2652R7也不例外,它具有0.9μa的超低休眠電流,CC2652R7除了M4F處理器外,還配置了一個具有快速喚醒功能的超低功耗傳感器控制器CPU,該控制器能夠在1μA系統電流下進行1Hz 的ADC采樣,為了節省能耗想盡了辦法。
在2.4GHz的頻段中,CC2652R7能以9.7mA的電流支持+5 dBm的Tx工作模式,而對于125kbps的低功耗藍牙模式,CC2652R7的接收靈敏度為-104 dBm。在各種工作模式下,CC2652R7都能在低功耗下保持很高的性能。
同時CC2652R7具有很低的SER故障時間,在運行壽命上有保障。常開SRAM奇偶校驗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的損壞風險。從器件到器件、器件到移動設備還有器件到云端的無線通信,CC2652R7正式發布后會將無線通信的水平再次拔高。
ADI 無線MCU

(集成SmartMesh IP的無線芯片,ADI)
上圖中的LTC5800采用了一種高度集成的低功率無線電設計,有一個運行SmartMesh IP嵌入式網絡軟件的ARM Cortex-M3 32位內核。從器件本身來說,它的無線電技術絕對是業內領先的。在接收端,它有著4.5mA的低功耗,而在發送端5.4mA的功耗同樣也是極低。這種非常低功率的設計使得節點可采用多種能量收集器來供電。
在惡劣的RF環境中,LTC5800有著極大的發揮舞臺。因為其不同于其他無線解決方案,LTC5800借助SmartMesh內置了數據包裕量,在惡劣的RF環境中依然能保證速率,同時時間同步信道跳變技術也消除了網內數據包沖突,數據路由的安排更加高效。
STM32WB系列無線MCU
ST的雙核多協議無線STM32WB MCU,也支持Bluetooth LE、Zigbee和Thread這些無線連接標準。STM32WB無線MCU的雙核分別是運行于64 MHz的Arm Cortex—M4核心(應用處理器)和運行于32 MHz的Arm Cortex—M0+核心(網絡處理器)。

(STM32WB系列,ST)
通用的IEEE 802.15.4 MAC層確保了STM32WB可以運行專有協議或全棧,包括Zigbee和低功耗OpenThread 網絡協議,給設計人員提供了很多將設備連接到物聯網的選項。同時提供了不同的認證配置來實現設備尺寸和OTA功能的高自由度。
這些設備都嵌入了高速存儲器(STM32WB55xx的閃存容量高達1 MB,STM32WB35xx的閃存容量高達512 KB,STM32WB55xx的SRAM容量高達256 KB,STM32WB35xx的SRAM容量高達96 KB)。
這里以STM32WB55CG為例看一下它的功耗。待機模式下的功耗是600 nA,同時提供RTC和32 KB RAM。停止模式下,電流僅有2.1μA。當RF和SMPS開啟時,該MCU的電流也小于53μA/MHz。整個STM32WB系列的功耗都是極低的,完全符合無線技術的需求。
同時ST在無線MCU生態的建設上也是下了很大下功夫 ,不僅面向嵌入式軟件資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配有HAL和LL外設驅動等等資源。
小結
本期盤點了三款無線MCU,各自都在低功耗上做了很大突破。尤其ADI的設計針對惡劣物聯網環境做了補足。三款大廠的無線MCU遠不能代表整個無線MCU市場,下期我們將繼續聚焦無線MCU,看看在IoT生態構建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卷起來的無線MCU系列。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964瀏覽量
366387 -
無線MCU
+關注
關注
2文章
33瀏覽量
18080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303瀏覽量
2017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地物光譜儀在多維生態系統監測中的應用
在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快速演變的背景下,生態系統的監測與研究正走向精細化、數據化和智能化。越來越多科研人員將一種名為“地物光譜儀”的設備,視為構建生態研究“數據引擎”的關鍵組件。 那么

如何借助大語言模型打造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硬件需求以及所涉及的財務影響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我們將深入探究現實中大語言模型的發展趨勢,并共同探討如何借助規模更小、效能更高的模型,打造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如何在光子學中利用電子生態系統
本文介紹了如何在光子學中利用電子生態系統。 這一目標要求光子學制造利用現有的電子制造工藝和生態系統。光子學必須采用無晶圓廠模型、可以在焊接步驟中幸存下來的芯片以及電子封裝和組裝方法。 ? 無晶圓廠

安森美PRISM生態系統助力相機開發
安森美(onsemi)開發了一個高級圖像傳感器模塊參考設計 (Premier Reference Image Sensor Module,PRISM) 生態系統,大大縮短了原型開發周期,進一步減輕了工程負擔,提高了相機質量,并最終幫助我們的客戶實現產品快速上市。

英監管機構或優先調查蘋果谷歌移動生態系統
近日,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發布了一項重要聲明,引起了廣泛關注。該聲明指出,CMA正考慮根據將于明年生效的數字市場競爭新規,優先對蘋果和谷歌的移動生態系統活動展開調查。 據悉,這一決定
英國CMA將對蘋果谷歌移動生態系統展開調查
近日,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宣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將對蘋果和谷歌的移動生態系統進行深入調查。此次調查旨在評估這兩家科技巨頭是否違反了英國最新制定的嚴格數字競爭規則,以確保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Hadoop 生態系統在大數據處理中的應用與實踐
隨著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大數據處理技術成為企業關注焦點,Hadoop 生態系統在其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是其分布式文件存儲
笙泉完善的MCU生態系統(ECO System),賦能高效開發、提升競爭優勢
本帖最后由 noctor 于 2024-12-27 10:46 編輯
笙泉完善的MCU生態系統(ECO System),賦能高效開發、提升競爭優勢
完善的生態系統
笙泉科技已深耕
發表于 12-27 09:58
vLLM項目加入PyTorch生態系統,引領LLM推理新紀元
近日,vLLM項目宣布正式成為PyTorch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標志著該項目與PyTorch的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介紹,特別提醒:安裝方案在第四個部分,可選擇性閱讀

概倫電子亮相臺積電中國OIP生態系統論壇
近日,臺積電中國OIP生態系統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國內首家EDA上市公司、關鍵核心技術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的EDA領軍企業,概倫電子應邀參與此次盛會,并在現場展示了業內最為完整成熟的Design Enablement(設計使能)全流程解決方案,以應對先進工藝帶來的充分挖掘工藝潛能及優化高端芯片設計競爭力等挑戰。
對三星而言開放生態系統是什么
在過去的五年里,三星投入了大量精力來建立團隊、文化和流程,成為開放生態系統的積極貢獻者。那么,為什么一家硬件公司會進行這樣的投資?其價值何在?我們如何將硬件差異化與開源和標準結合起來?
大咖說 | 英飛凌×ETG×RT-Thread 共同探討AI時代下的MCU生態合作
在最新一期的「大咖說」節目中,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三位重量級嘉賓,他們共同探討了AI時代下MCU產品、行業標準、軟件和生態系統合作的未來趨勢。本期大咖說嘉賓汪磊英飛凌大中華區消費、計算及通訊業務高級

小米15系列發布會:Xiaomi HyperConnect邁向全球最大智能生態系統
10月30日訊,在昨晚舉行的小米15系列新品發布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宣布,小米澎湃智聯架構——Xiaomi HyperConnect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生態系統。據悉,該架構已接入設備數量超過10億。
英特爾和AMD組建x86生態系統咨詢小組
在聯想2024 Tech World大會上,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宣布了一項重大合作:英特爾與AMD將共同組建X86生態系統咨詢小組。
國產8位MCU為什么能被國內的電子工程師大量應用?
完善的生態系統,英銳恩的ENMCU生態系統包括開發工具鏈、軟件庫、FAE技術支持等,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開發門檻和成本。
同時,與上下游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這種
發表于 09-26 15: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