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芯片短缺問題已經蔓延了許多產業,目前消費者和行業對芯片需求高漲,半導體行業都在竭力應對 。
因為疫情原因,不少芯片生產企業出現停工,減產甚至停產危機,其中我們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手機和汽車領域。
手機芯片的全面短缺,導致手機行業在短時期內受到很大的沖擊。就整體而言,預計手機短缺將使設備制造商的產量預期下降10%。最直接的結果是,智能手機價格會上漲,某些型號的手機短缺加劇。
2021年,汽車產銷將從疫情對制造業、消費和經濟活動的破壞中逐步恢復。但半導體芯片短缺導致的供應中斷和疫情持續,進一步延緩了汽車銷售的復蘇和汽車對鉑族金屬的需求。“
汽車制造商尤其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公司已經減少甚至停止了部分車型的生產。
文章整合自談點世、中國白銀網
審核編輯:黃飛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65瀏覽量
434041 -
半導體行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403瀏覽量
409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全球芯片大廠加碼“中國制造”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據外媒報道,包括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多家全球性芯片大廠都公開表示,期望能夠與中國買家建立更密切的聯系,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將生產環節放到中國本土,來更好地服務

美報告:中國芯片研究論文全球領先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喬治敦大學“新興技術觀察項目(ETO)”3日在其網站發布一份報告說,2018年至2023年間,在全球發表的芯片設計和制造相關論文中,中國研究人員的論文數量遠超其他國家,中國在高被

中國芯片新銳50強
中國芯片新銳50榜單旨在遴選出國內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企業,旨在促進中國芯片產業的健康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并為潛在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該榜單

芯片產業面臨嚴峻挑戰:勞動力短缺成為緊迫問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關于其何時將更大規模地取代人類勞動力的討論日益激烈。然而,在這場技術變革的浪潮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人類勞動力的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匱乏,可能成為阻礙人工智能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哪些場景?
的企業,從IP、芯片到開發板、工具鏈等各個環節都在積極布局RISC-V生態。這將有助于RISC-V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普及。
綜上所述,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廣泛存在于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網聯
發表于 07-29 17:14
工信部:我國芯片自給率僅為10%,面臨結構性短缺挑戰
我國芯片自給率僅10%,顯著短缺影響新能源車產業。專家建議聚焦高端芯片,避免低端競爭,提升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近日,工信部電子五所元器件與材料研究院高級副院長羅道軍在上海舉行的2024中國
ASML CEO:全球芯片市場亟需中國傳統芯片
近日,全球光刻機巨頭ASML的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 Fouquet在接受外媒采訪時,發表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言論。他指出,盡管由于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ASML無法向中國廠商出售最先進的光刻機,但全球芯片買家,尤其是德國汽車工業等關鍵領域,卻對
業界預警:通用型DRAM供應或面臨短缺
在當前的半導體存儲芯片市場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勢正在悄然成形。業界專家紛紛指出,隨著高帶寬存儲(HBM)等先進DRAM技術的投資熱潮,通用型DRAM(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的供應可能會陷入短缺的境地。
中國AI芯片行業,自主突破與未來展望
在全球科技競賽的舞臺上,中國AI芯片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近日,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在一場分享會上深入剖析了中國AI芯片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揭示了在這一關鍵領
亞洲如何在芯片生產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在擁有全球90%先進芯片制造能力的中國臺灣,隨著人口出生率降低,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凸顯。行業巨頭臺積電正與頂尖高校合作設立半導體專業研究生院,以應對人才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