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雙旗艦渲染圖曝光
近日,有博主曝光了華為Mate50系列新機的渲染圖,據悉機身正面采用雙挖孔曲面屏設計,外觀設計將會帶來比較大升級,副屏可顯示時間、電量、息屏動畫等,采用了1.08億像素主攝像頭,但是新款不支持5G,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AMD霄龍Zen4架構曝光
前不久,AMDZen4架構內部設計曝光,Zen4霄龍處理器內部集成了多達13顆芯片,Zen4霄龍還將支持12通道DDR5內存,將支持12通道DDR5內存,也就是總計可以最多96核心192線程。
據了解,目前AMD已經發布了搭載3D V-Cache的第三代霄龍處理器,預計新款Genoa霄龍處理器會在 2022下半年推出,核心數量也從上一代的最高 64 核升級到最高 96 核。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9瀏覽量
231188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99瀏覽量
134641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4瀏覽量
253006 -
Zen4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17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MD Zen 4處理器悄然禁用循環緩沖區
近日,AMD在更新BIOS后,對Zen 4架構的處理器進行了一項未公開說明的更改:禁用了循環緩沖區(Loop Buffer)功能。這一變化引發了業界和用戶的廣泛關注。 循環緩沖區作為C
發現基于Zen 5架構的AMD Threadripper “Shimada Peak” 96核和16核CPU
AMD Threadripper “Shimada Peak” CPU 出現在 NBD 發貨清單中,揭示了 16 核和 96 核 Zen 5 CPU AMD 尚未推出采用 Zen 5
AMD推出EPYC Embedded霄龍嵌入式8004系列處理器
AMD近日正式推出了全新的EPYC Embedded霄龍8004系列處理器,為計算密集型嵌入式系統帶來了更加強勁的性能。
X86架構處理器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X86架構處理器作為計算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多個顯著的優點和一定的缺點。以下是對X86架構處理器優缺點的詳細分析。
X86架構和ARM架構有什么區別
X86架構和ARM架構是兩種主流的CPU架構,它們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以下是對這兩種架構的詳細比較,涵蓋了追求目標、應用領域、技術特點、性能功耗比、軟件生態以及未來趨勢等方面。
AMD將推出Zen5架構CPU,效能比Zen4快40%
AMD的Zen 5 CPU架構采用了臺積電的3納米制程。雖然目前關于Zen 5 CPU的細節尚不清楚,但預計將提高性能效率,內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優化,并重新管道化前端。據報道,單核心
ElfBoard技術貼|如何將libwebsockets庫編譯為x86架構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如何交叉編譯libwebsockets并將其部署到ELF1開發板上。然而在調試階段,發現將libwebsockets在Ubuntu環境下編譯為x86架構可能更為方便
AMD將棄用700系命名,下代桌面主板升級至800系?
AMD 800系主板將為Zen5架構的銳龍9000系列處理器提供支持,預計將于今年6月初的2024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上亮相。
移動端芯片性能提升,Armv9架構新升級引發關注
“數碼博主”5月17日的最新爆料指出,聯發科積極推進Armv9新一代IP BLACKHAWK“黑鷹”的架構設計,預計天璣9400芯片將采用這一架構,有望以“全大核”設計再度領跑移動SoC CPU性能榜單。
AMD銳龍PRO8040/8000系列新品預計下半年臺積電代工上市
據透露,AMD近日發布了采用全新Zen 4+RDNA 3+XDNA架構的銳龍PRO商用處理器,且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推出銳
AMD Radeon RX 7000M系列顯卡特性分析
AMD RDNA 3架構 – 新的計算單元在渲染、AI和光線追蹤之間共享資源,以更有效地利用每個晶體管,實現快速又高效的性能。
發表于 04-15 11:31
?698次閱讀
AMD發布銳龍7 8700F、銳龍5 8400F游戲處理器
據悉,兩款處理器都采用Zen 4架構,CCD面積為178mm2,PCIe 4.0通道總數達20條(其中16條可用),均基于Phoenix 1芯片打造。
AMD推出銳龍8000嵌入式處理器,AI算力高達39 T
此款CPU選用4納米制程、AMD基于“Zen 4”架構的CPU核心以及使用RDNA 3架構GPU
AMD Zen2至Zen4架構處理器存在Rowhammer內存攻擊風險,AMD發布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Rowhammer攻擊利用了現代DRAM內存的物理特性,即通過連續讀寫內存芯片,改變相鄰存儲單元的電荷狀態,從而實現數據的翻轉。攻擊者可精心操縱特定位置的數據翻轉,進而獲取重要信息或提升其權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