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數字化基本完成了統一化、資產化、業務化階段。目前,我們即將進入數據要素化時代,與生產要素類似,數據要素是促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順應時代脈搏,星環科技在 2022 年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全新發布了兩款數據安全相關產品:數據安全管理平臺 Transwarp Defensor 和保障數據流通安全的數據要素流通平臺Transwarp Navier,以及星環科技原創的數據安全合規體系方法論 SYTAX,從技術產品到落地實踐兩個維度來更好地幫助企業解決數據要素的安全與流通問題。
數據安全與流通需求與日俱增,亟待建設體系化的安全防護能力
近幾年,隨著歐盟 GDPR 以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各國都在推動數據安全的落地,需求的爆發也帶動了數據安全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廠商的數據平臺和數據庫也都加大了數據安全技術的研發。另外,面向數據資產和業務層的安全技術也蓬勃發展起來,比如數據分類分級、個人信息去標識化等技術。
數據安全和數據流通關系好比矛與盾,流通意味著更多的數據通道信道暴露,為安全保障帶來更大的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思路,就是隱私計算技術(Privacy-Preserving Computing)。隱私計算本質上是在不泄露數據的前提下,對密態的數據做計算,從而保證數據可用不可見。這里設計有兩項關鍵技術,一個是所有計算都要在密文上操作;另一個是計算模式需要發生變化,原來的計算是同一個計算模型作用在聚集在一起的數據上,而現在的計算模式是把代碼、模型拆分開,并下發到數據所在的不同地方并獨立計算,最后將結果最終匯集。
數據流通最初的形式主要以數據包的形式進行交互,我們稱之為 1.0 時代,這種方式容易導致用戶隱私泄露以及使用方二次濫用。因此,我們很快邁入 2.0 階段,進入API 時代,雙方企業之間,通過 API 接口方式交互數據,這時候又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數據一旦出去,就永久出去了,會有被多次傳播風險,同樣無法滿足當前法律法規的要求。隨著數據安全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很快進入了 3.0 時代,將數據的流動構建在安全合規和與隱私計算的基礎之上,采用隱私計算技術保證數據不移動,而讓算法、模型和協議移動,以此來保障數據安全。
面對數據安全合規和流通數據要素的要求,企業的技術決策者需要為數字化業務做好下一步的架構規劃,星環科技技術 VP 劉汪根認為:“應該在基礎設施層增加兩大內容:一塊是數據安全管理域,讓整個數字化基礎設施具備數據安全合規能力,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數據風險并改進;第二塊是數據流通域,為企業的業務提供更多的數據要素,幫助管理者解決數據供應鏈的合規使用問題,從而更快實現數據的業務價值變現”。此次星環科技發布的數據安全管理平臺 Defensor 和數據要素流通平臺 Navier,能夠有效的幫助企業客戶來解決數據要素時代面臨的安全合規、數據流通問題。
星環科技在產品的各層級上都完善了安全技術,從而可以給用戶提供體系化的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在基礎設施層,星環科技提供基于容器的云原生操作系統 TCOS,它不僅能夠提供容器隔離和鏡像掃描,還新增了漏洞檢測以及面向業務的微隔離安全技術,從而可以為用戶開辟一個獨立的數據與計算環境,外部的服務未經授權無法進入,減少數據對外暴露風險。
在數據平臺層,星環科技大數據基礎平臺 TDH 在新版本上做了大量的安全加固,一個是引入了微隔離安全技術,第二個是數據庫支持行列級權限控制、動態脫敏等新能力,優化了數據透明加密并支持了用國密的算法,第三是增強了數據審計能力。
在數據資產層的安全防護上,星環科技正式發布新產品 - 數據安全管理平臺 Defensor,它可以幫助企業構建整個的數據安全管理域;另外一個新產品數據流通平臺 Navier,包含隱私計算平臺 Sophon PC 以及數據交易門戶,提供包括聯邦學習、差分隱私等技術能力,以及數據發布和數據合約等業務能力。
Transwarp Defensor ,以數據為中心的數據安全管理平臺
Transwarp Defensor 是星環科技自主研發的數據安全管理平臺,結合星環科技大數據平臺的安全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建設以數據為中心的數據安全防護。Defensor 能夠幫助企業了解內部數據敏感信息的資產地圖,發現潛在風險,并監控企業重要數據的合規使用;同時,也能對企業敏感數據進行分類分級,通過數據脫敏、水印等方式對數據進行事前事后的保護,防止數據泄露或能夠在數據泄露后做到可以溯源追蹤。
Transwarp Defensor 的六大核心能力
第一、敏感數據識別與分類分級,能幫助企業梳理敏感資產,并繪制分類分級資產地圖;
第二、提供數據脫敏和水印等能力,讓敏感數據可以脫敏后服務業務并追蹤溯源;
第三、能識別敏感數據操作并進行監測,能夠識別流動中的敏感數據并觸發對應的管理策略;
第四、大數據平臺和數據庫的操作審計,避免違規操作帶來的數據安全風險;
第五、個人信息去標識化能力,落實《個保法》的相關要求;
第六、基于分類分級結果的數據安全防護策略,能夠支持業務層靈活的數據合規需求。
需要補充的是, Defensor 在 2021 年通過了中國信息通信院的數據脫敏工具基礎能力專項評測,也證明了產品的功能的完備性和成熟度。
數據要素流通平臺 Transwarp Navier,讓數據創造價值
數據流動起來會產生價值,尤其是多方數據資源匯總后能夠產生更好的融合效果和價值創造。因而,企業技術決策者需建設數據合規與數據交易平臺,以實現數據的安全合規流通,并且保證數據可用不可見,從而發揮數據要素價值。針對上述需求,星環科技推出數據要素流通平臺 Transwarp Navier,其包含了兩個星環科技子產品:星環科技數據交易門戶 Datamall 和星環科技隱私計算平臺 Sophon PC。
星環科技的數據要素流通平臺 Navier 具有如下六大核心優勢
第一、企業級大數據基礎軟件品牌,圍繞數據的集成、存儲、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礎軟件與服務;
第二、多項權威認證,包括通過信通院《基于聯邦學習的數據流通產品檢驗》測試和《聯邦學習安全評估》測試,入圍信通院2021星河隱私計算優秀案例;
第三、全鏈路數據隱私保護,提供從數據采集、存儲、加密、計算、建模的全數據鏈隱私保護;
第四、業務分析能力強,星環科技擁有AI分析團隊,可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業務分析能力,提供樣本分析、數據篩選、特征分析、算法選擇、算法調優等全流程聯邦學習相關服務,落地案例多,效果較好;
第五、良好的協作生態,星環科技是上海數據交易所首批“數商”,目前星環科技已有500+合作伙伴,1000+技術專家,1000+用戶成功案例;
第六、易用易部署,支持物理機部署、容器部署和云上部署等多種方式,并且可通過 Sophon 實現 PC 平滑升級,實現從機器學習平臺到聯邦學習平臺的快速建立。
一套可實操的原創數據安全合規體系方法論 SYTAX
數據安全合規尚處在起步及快速發展的階段,業界雖然有來自律所、工程界、理論界等眾多不同實踐,但企業普遍缺少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操方法論。在本次春季新品發布會上,星環科技在發布兩個新的安全產品之外,還在安全合規建設方面,正式提出一套原創的數據合規方法論SYTAX(System+Technology+Training+ExecutionforDataSecurity)。
要支持業務合規有 4 個關鍵要素:
首先它需要四個體系,是一整套的可落地的執行和管理經營體系(System),包含數據分類分級、個人信息保護、供應鏈按照合規、數據安全出境四個體系。其次,支撐這套體系就要有相關的安全技術以及治理和監測的工具(Technology),借助工具和技術就可以完成合規的過程,并通過持續監測,不停的優化和迭代安全技術。此外,方法的落地離不開企業內部對法律法規和目標理解的一致,這就需要有完善的培訓體系(Training)。同時還需要配套執行監督機制(Execution),保證實施的過程、實施效率和最終效果。
星環科技與銀聯智策達成戰略合作,升級安全合規數字化營銷通道
數據流通的核心是數據流通的技術、數據流通的通道和數據的內容,星環科技也在加大跟各個合作伙伴的合作。在星環科技 2022 春季產品發布周上,星環科技科技技術VP劉汪根宣布,星環科技與銀聯智策達成戰略合作,在該項合作中,銀聯智策提供高價值的數據標簽資產,星環科技提供安全與流通技術,雙方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加安全合規的數字化營銷通道。
銀聯智策副總裁潘穎杰在本次發布會上也表示:“銀聯智策的強項是數據產品建模能力,星環科技的強項是數據安全、隱私計算等能力。在這個層面上星環科技和銀聯智策一拍即合,我們雙方都有各自的客戶,同時從能力方面來講又非常互補,這完全可以匹配當下法律環境所帶來的技術層面的難題。”
通過雙方技術結合,銀聯智策和星環科技一起打造了下一代的基于隱私計算平臺的數據服務平臺 DaaS 。目前該 DaaS 平臺已經在有多個落地,并且即將在金融行業落地。
結語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堅定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決心。作為引領大數據行業技術發展的星環科技,通過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基礎軟件與服務,為組織搭建數字化轉型的數字底座,同時不斷夯實自身數據安全、產品安全能力,保障數據的安全和順暢流通,以自研技術和產品積極落地IT基礎設施的國產化替代,滿足用戶多方面數據智能需求,助力各行各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089瀏覽量
8875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41瀏覽量
139091 -
API接口
+關注
關注
1文章
85瀏覽量
10727 -
星環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瀏覽量
27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紫光同芯與聯創汽車電子達成戰略合作
深蘭科技與蘇銀產業園達成戰略合作
九聯科技與鯤云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芯至科技與潞晨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真我手機攜手決勝巔峰中國賽區達成戰略合作
Fujitsu與Supermicro達成戰略合作
蜂巢科技與星創視界達成戰略合作,年底推出首款聯名AI音頻眼鏡
易控智駕與交銀金租達成業務合作
聯代科技宣布宏偉AI健康戰略及戰略合作
長電科技與Allegro MicroSystems達成戰略合作
SOLIDWORKS 2024多方面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