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存儲NAS雙活模式的雙活方案通過Active-Active架構實現兩個數據中心同時提供讀寫業務,業務負載均衡,充分利用災備資源。
1
通過IP直接訪問的方式
OceanStorDorado通過為前端業務邏輯端口增加歸屬站點的屬性實現了AA(Active-Active)架構。 為某雙活租戶配置前端業務邏輯端口時,需要配置該邏輯端口歸屬于其中一個站點。正常情況下,邏輯端口在歸屬站點上為已連接狀態。 配置邏輯端口0和1時,設置端口0歸屬于A站點,端口1歸屬于B站點,那么,在A站點上,端口0為已連接狀態,端口1為待工作狀態。當雙活租戶Pair建立后,A站點的前端業務邏輯端口的配置信息會自動同步到B站點。在B站點上,端口0由于歸屬于A站點因此為待工作狀態,端口1由于歸屬于B站點因此為已連接狀態。
因此,當配置一部分業務邏輯端口歸屬于本端,另一部分歸屬于遠端時,本端和遠端同時存在已連接的業務邏輯端口,主機可以通過訪問不同的邏輯端口IP地址,實現Active-Active的讀寫服務。
2
通過域名訪問的方式
DNS負載均衡原理:客戶端管理員不需要指定某個IP地址訪問存儲系統,而是通過域名進行訪問。存儲系統上的DNS Zone包含了一組IP地址。內置DNS服務器根據各IP所在的控制器的CPU利用率、端口帶寬利用率、所在控制器的NAS連接數等,選擇負載較輕的IP作為DNS響應返回給主機。主機收到DNS響應后,向該IP發起業務請求。 為某雙活租戶配置DNS Zone時,需要配置該DNSZone歸屬于其中一個站點。正常情況下,主機可以通過歸屬于本站點的域名訪問歸屬于本站點的邏輯端口。DNS Zone有歸屬站點的方案多用于雙活站點距離較遠的場景,主機可以訪問就近站點,保障訪問性能。以外接外置DNS服務器場景和直接訪問存儲內置DNS服務器場景分別介紹:
外接DNS服務器訪問DNS Zone場景
在存儲系統上,配置域名a.c.com和b.c.com時,設置域名a.c.com歸屬于A站點,域名b.c.com歸屬于B站點,那么,可以通過域名a.c.com訪問歸屬于A站點的邏輯端口IP,通過域名b.c.com可以訪問歸屬于B站點的邏輯端口IP。
數據訪問流程如下:
假設主機要訪問域名a.c.com,主機向外部DNS服務器發起請求。
外部DNS服務器轉發給LIF3所在的控制器進行處理。
A站點控制器1收到域名解析請求后,查詢DNS Zone (a.c.com)歸屬于A站點,該站點有兩個歸屬邏輯端口LIFI和LIF3可以訪問,根據當前負載均衡策略計算返回LIF1。
主機收到域名解析請求返回的LIF1后,就可以向該地址所在控制器0發起NAS業務請求。
A站點控制器0響應請求。
通過內置DNS服務器訪問DNS Zone
假設主機訪問域名a.com。LIF3設置為主機訪問A站點內置DNS服務器的可偵聽DNS域名解析請求處。LIF4設置為主機訪問B站點內置DNS服務器的可偵聽DNS域名解析請求處。 在存儲系統上,配置域名a.com和b.com時,設置域名a.com歸屬于A站點,域名b.com歸屬于B站點,那么,可以通過域名a.com訪問歸屬于A站點的邏輯端口IP,通過域名b.com可以訪問歸屬于B站點的邏輯端口IP。
數據訪問流程如下:
假設主機要訪問域名a.com,主機向A站點內置DNS服務器的可偵聽DNS域名解析請求處發出NAS業務請求。
A站點控制器1收到域名解析請求后,查詢DNS Zone (a.com)歸屬于A站點,該站點有兩個歸屬邏輯端口LIFI和LIF3可以訪問,根據當前負載均衡策略計算返回LIF1。
主機收到域名解析請求返回的LIF1后,就可以向該地址所在控制器0發起NAS業務請求。
A站點控制器0響應請求。
審核編輯 :李倩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6482瀏覽量
179718 -
DNS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9瀏覽量
19943 -
閃存存儲
+關注
關注
1文章
28瀏覽量
7456
原文標題:閃存存儲NAS雙活如何實現Active-Active架構
文章出處:【微信號:huaweidoc,微信公眾號:華為產品資料】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剛到手的NAS怎么玩?這些TIPS請收好~
![剛到手的<b class='flag-5'>NAS</b>怎么玩?這些TIPS請收好~](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D/3C/wKgaomdEKx-AA9RxABCVJRFQByw864.png)
供應智融SW3566雙口充電解決方案IC
活細胞的“聚光燈”——前沿活細胞成像的案例分享
![<b class='flag-5'>活</b>細胞的“聚光燈”——前沿<b class='flag-5'>活</b>細胞成像的案例分享](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6/5B/poYBAGIyyjeAWyrMAAAjsb7aVFo11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