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針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廣泛關注的美國施壓ASML斷供中國DUV***一事,ASML首席執行官(CEO)溫彼得正式回應稱,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市場供應方,因此ASML只能謹慎行事,如果美國迫使ASML停止向中國出售其主流設備,那么世界半導體供應鏈將面臨中斷風險。
溫彼得此番言論是出于營收考慮?還是真的擔心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中斷?我們根據幾項數據事實來深入分析一下。
大陸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采購方
先看直接商業營收方面的考量,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報告》,2021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達到1026億美元,創造歷史新高,相較于2020年的712億美元,同比大增44%。其中,中國大陸地區再度以296.2億美元居首,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圖源:SEMI
從這項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中國大陸在半導體設備上的大規模采購,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ASML,以該公司在EUV***方面的造詣和高昂的服務價格,重要客戶基本就是臺積電和三星,關聯的地區是中國臺灣和韓國,中國大陸在ASML公司2021年業績中的占比僅為14.9%。
可能很多人會說,按照ASML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營收,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占比已經達到了34%,超過了韓國和中國臺灣。但是,就連ASML自己都說了,這是一項沒有實際代表意義的數據,第一季度該公司在主要市場中國臺灣和韓國出貨量較低,但全年統計周期內,這兩個地區依然是ASML最大營收貢獻者,中國大陸的年度同比增長預計會和全球其他地區類似,因為最終的營收占比份額變化也不大。
也就是說,對于ASML而言,中國大陸地區是重要的市場,但并非最重要的市場。從ASML二季度營收來看,營收數據大幅環比上漲,中國大陸的市占份額卻從34%降到了10%水平,營收金額只有5.43億歐元。這說明了一個問題,ASML拉動營收是不靠中國大陸市場的,具體靠誰是一目了然的。
因此,ASML沒有必要出于帶動營收的目的來刻意捧高中國大陸市場地位。從市場現狀而言,雖然一直再傳國產半導體設備屢屢突破,但是DUV***等主流半導體設備對于中國大陸而言,也不是買方市場,而是賣方市場,目前的情況是只要ASML愿意出,大陸市場的晶圓代工廠都能夠接的住。
當然,如果換個半導體設備廠商,很可能出于營收目的來對美政府的施壓提出反對意見,比如應用材料AMAT、泛林半導體LAM、東京電子TEL、科磊半導體KLA這四家。
根據各公司2021年的營收數據,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廠商依次為應用材料、ASML、東京電子、泛林集團和科磊。在這五家公司中,除了ASML,其余各家廠商的營收第一貢獻者都是中國大陸,其中中國大陸地區在應用材料公司的占比為33%,在東京電子的占比為28.5%,在泛林集團的占比為35%,在科磊的占比為26%。
財報數據整理,電子發燒友網制圖
因此,如果是除了ASML以外的其他幾家TOP5為了營收講出此番話語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有其必要性。
綜上所述,中國大陸地區的半導體設備需求對于整個行業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對ASML而言并不是,該公司的產品結構和研發模式決定了大頭營收將來自尖端設備,而不是主流設備。
中國大陸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位
上面的數據已經說明,如若僅僅是為了拉動營收,ASML完全沒必要直接出面警告美國,畢竟我們都知道美國是EUV***主要技術源產地之一。根據國家“02專項”服務團隊編撰的《集成電路產業關鍵技術專利分析報告》(2018年出版),EUV***技術專利最早優先權國家/地區對比中,日本以45.5%排在第一,美國以30.27%排在第二,德國以13.5%排名第三,三國合計掌握了89.27%的技術份額,是EUV***最主要的技術產出國。在這個背景下,ASML為了10%的營收直言警告“得罪”美國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ASML大概率是因為確實擔心,由于中國大陸半導體一環的問題,最終導致全球半導體市場跟著遭殃。到了這種最壞的情況,ASML的大客戶臺積電和三星,以及ASML自己都不能獨善其身,全球半導體供應將發生中斷。
溫彼得在采訪回復中指出,一些政要不時提出限制向中國交付DUV***的計劃,但中國擁有滿足全球電子市場有關需求的芯片制造產能,世界“不能忽視這種現實”。
顯然,ASML是以一種觀察多米諾骨牌的視角看美國政客的施壓言論,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看似直擊要害的限制,實際上很可能反噬其身。
單純從產能來看,根據TrendForce的統計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和合肥晶合集成合計占比超過了10%,其中中芯國際的份額為5.6%,華虹集團的份額為3.2%,合肥晶合集成的份額為1.4%。在臺積電獨占全球晶圓代工半壁江山的情況下,除三星以外的晶圓代工廠在成熟工藝方面的貢獻和重要性都很大,是PMIC、MCU、顯示驅動等芯片的主要產能,刨除臺積電先進制程的營收部分,中國大陸三家公司在相關產品的供應方面絕非10%貢獻這么簡單。如果由于設備問題供應快速萎縮,下游產業受到的打擊是巨大的。
圖源:TrendForce
從產品構成來看,PMIC、MCU、驅動芯片等都是關鍵的外圍器件,是核心處理器發揮作用的必要環節,后者不僅和產業發展、全球經濟相關,和ASML的切身利益也強相關,必將一損俱損。
此外,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不僅現階段半導體設備廠商不愿意配合美政府對大陸晶圓代工進行毀滅性打擊,從大陸晶圓代工廠擴展情況和發展增速來看,未來執行這種制裁措施的可能會越來越小,大陸晶圓代工廠在成熟工藝方面的重要性會愈發凸顯,關聯利益方會越來越多。
后記
目前,大陸晶圓代工廠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里已經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成熟制程方面,強硬抹除必將對下游產業帶來巨大的打擊,于有些行業這種打擊是毀滅性的,必將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ASML并非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崛起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也不是主要靠中國大陸帶動營收增長,但其深知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產能的重要性,深知背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市場格局下,伴隨供應鏈中斷而來的就是下游產業的百業凋敝。
-
光刻機
+關注
關注
31文章
1158瀏覽量
47587 -
ASML
+關注
關注
7文章
721瀏覽量
41353 -
DUV
+關注
關注
1文章
55瀏覽量
37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