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經??吹紺hiplet這個詞,以為是什么新技術呢,google一下這不就是幾年前都在提的先進封裝嗎。最近資本市場帶動了芯片投資市場,和chiplet有關的公司身價直接飛天。帶著好奇今天扒一扒chiplet是什么:
Chiplet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硅片級別的重用。從系統端出發,首先將復雜功能進行分解,然后開發出多種具有單一特定功能、可相互進行模塊化組裝的裸芯片,如實現數據存儲、計算、信號處理、數據流管理等功能,并最終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Chiplet的芯片網絡。
chiplet就是把不同功能的裸芯片,也就是常說的Die,通過某些渠道或者介質對接封裝起來,也就是Die-to-Die的技術。
常規的半導體芯片一般都是2D平面工藝,一層膜,一層圖案,一層介質實現特定功能,最終形成具備一些功能的芯片。后來芯片為了實現集成度更高,就會在一個Die上設計多個模塊功能,有負責計算的部分,通常是數字電路,也要設計負責I/O的部分,通常是模擬電路。這些模塊都在同一片die上面設計好,因此芯片面積都比較大。同時為了追求芯片性能,大家都想采用先進制程,5nm、3nm、1nm,越小越好。但是越小制程難度越大,成本太高,再加上美國作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得上5nm。
其實對于芯片,數字電路采用先進制程可以明顯提高運算性能,但是模擬電路采用先進制程性能提升并不大,有點浪費。
因此就可以想,把本來一個大的die,切割成兩塊或者多塊。數字電路部分采用新制程,模擬電路采用老制程,這樣既簡化了設計步驟,又提高了先進制程的利用率,I/O模塊也更經濟。
另外采用chiplet降低了單位面積內的芯片設計量,可以適當減少芯片集成度,我的理解是采用14nm的工藝制程說不定可以干5nm的事情。
明白了為什么采用chiplet,但是如何用chiplet,就需要die和die之間的互聯了。和我們做電路一樣的,芯片之間的互聯也需要協議,特別是對于這種先進封裝,并沒有行業規定,每個芯片廠家設計的金屬對接口位置可能都不同,因此急需一個標準的出臺。
2022年三月份出現的UCIe, 即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Intel、AMD、ARM、高通、三星、臺積電、日月光、Google Cloud、Meta和微軟等公司聯合推出的Die-to-Die互連標準,其主要目的是統一Chiplet(芯粒)之間的互連接口標準,打造一個開放性的Chiplet生態系統。UCIe在解決Chiplet標準化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
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商用的Die-to-Die互連接口協議多達十幾種,主要分為串行接口協議和并行接口協議。比較而言,串行接口一般延遲比較大,而并行接口可以做到更低延遲,但也會消耗更多的Die-to-Die互連管腳;而且因為要盡量保證多組管腳之間延遲的一致,所以每個管腳不易做到高速率。
UCIe 成員分為三個級別:發起人、貢獻者和采用者。發起人由董事會組成并具有領導作用。貢獻者和發起者公司可以參與工作組,而采用者只能看到最終規范并獲得知識產權保護。
貢獻者成員名單如下:
董事會成員有:
但是chiplet也有一些難度,切成小die之后的封裝工作會加倍,精度和具體工藝都需要更精密的儀器設備來保證,估計又會被歐美日國家把控著。
做成芯片后的測試和原有芯片均不同,疊加后的芯片就像一個黑匣子一樣,不容易查找測試異常。
另外EDA設計軟件也要跟上,國內的設計軟件目前很難做好這一塊的。
不過對于國內半導體行業也是機遇,畢竟卡脖子問題不解決,也不能做先進制程,不能閑著不是。
審核編輯 :李倩
-
數字電路
+關注
關注
193文章
1629瀏覽量
80824 -
半導體芯片
+關注
關注
60文章
919瀏覽量
70779 -
chiplet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4瀏覽量
12632
原文標題:什么是Chiplet技術,為啥突然熱起來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dingg6602,微信公眾號:芯片工藝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