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注意到一般工業用電電費會比居民電費貴一些?很多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供電電網不同,維修維護難,傳輸成本高。但為啥傳輸成本會高呢?
相信大家都有注意到一般工業用電電費會比居民電費貴一些?
很多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供電電網不同,維修維護難,傳輸成本高。
但為啥傳輸成本會高呢?
工業用電傳輸成本高的原因,從技術角度來說,是因為工業應用中用電設備多為大功率電感或容性負載,其功率因數相對居民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較低,從而導致無功功率較高,損耗大,因此供電成本就高。
而居民用電普遍中小功率設備,耗電小,功率因數高,無功功率損耗少。
那在交流電中,什么是功率因數?
功率因數 λ(PF)指的是有功功率P與視在功率 S(總耗電量V*I)之間的關系,即有功功率 P 與視在功率 S(總耗電量V*I)的比值。
λ(PF)=有功功率P/視在功率S
此外,視在功率S, 與有功功率P和無功功率Q另一關系式為:
由此可見功率因數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找元器件現貨上唯樣商城當功率因數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
在交流輸入電網中,根據實際工作波形,也可用一數學公式來表征功率因數 (PF):
從以上公式可看出影響 PF 的兩個主要因素 cosφ 和 THD,這里相位差 φ 如下圖所示,為輸入交流電壓波形和負載電流波形的相位差。
而 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為總諧波失真,即指輸入電流的畸變程度。
交流電網中,諧波是相對于基波而言的,如一個頻率為50Hz的正弦電壓220VAC,施加在非線性負載上,其輸入電流波形發生失真,其波形可以用傅里葉展開為各次諧波的分量相加,而總諧波失真相當于二次以上諧波分量有效值與基波分量有效值比值的方和根。
總諧波失真(THD)值用于表征諧波引起的波形失真的程度。畸變程度越大,THD 值越大,PF 值將會越小。為提高用電效率,針對各種用電設備的諧波電流要求,我國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既然功率因數這么重要,如何用電路來實現高功率因數校正呢?
以一般無功率因數矯正電路下圖為例,整流橋后只有電容濾波,其得到的輸入電流只能是嚴重畸變的波形,這是因為整流橋后電容濾波后直接給負載設備供電,這樣使得輸入電流導通角非常的小,功率因數很差。
無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其電壓和電流波形如下:
在現在AC/DC電源中,找元器件現貨上唯樣商城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APFC),APFC 由電感、電容及半導體開關器件組成,體積小、并通過專用 IC 去控制電流跟隨正弦電壓波形的變化,電流正弦化程度高,PF 可以達到 0.99,非常接近于1的水平。
下圖所示是一個典型的 Boost APFC 電路,通過高頻開關控制電感電流的波形。
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其得到的輸入電流波形和電壓波形如下圖:
那么輸入電流的正弦化程度是如何實現的呢?這里以一個典型的 Boost APFC 控制電路為例說明。
Boost APFC 控制電路
紅色線框內 L1, D4,Q1,C6 組成 Boost 主功率回路部分,FB, MULT, CS 分別為輸出電壓反饋,輸入正弦波相位跟蹤和電感電流采樣信號。
在一個開關周期內,通過 FB 檢測 Vo,誤差放大后得到的 Comp 值與 MULT 腳信號做乘法,得到一個正弦的參考基準值。然后,該參考基準值被逐周期地與電感電流采樣信號進行比較,完成 MOS 管關斷邏輯。
待 ZCS 腳檢測到 Boost 電感電流降至0后,觸發 MOS 管開通邏輯,這樣實現一個完整的開關周期。另外 C1 電容將對電感電流進行平滑濾波,使輸入電流波形更加正弦平滑,從而實現功率因數的校正,得到一個接近于1的高PF值。
這里講到 APFC 的控制原理,實際是一種典型的臨界電流控制模式介紹,多用于 300W 以內的電源設計。而大多針對更高功率的應用,則選用連續電流控制模式(CCM)的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對于輕載效率有要求的地方,有的需要增加斷續電流控制模式(DCM), 從而降低工作頻率,達到改善開關損耗和 EMI 的效果。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112瀏覽量
59368 -
功率因數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67瀏覽量
39479 -
功率因數校正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7瀏覽量
227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