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在城市中的作用決定了其布局密集、覆蓋面廣、規律性強的特點,具有電力的先天優勢。路燈“網”是目前“智慧城市”應用設備設施不可多得的載體,可以承載智慧城市的諸多創新。
放眼全球,在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中,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普遍走向信息化、網絡化。“多桿合一”是促進道路空間科學有序利用的重要舉措,是智慧路燈和智慧城市的體現,是智慧路燈桿發展的前提。一根智能路燈桿涵蓋了街上近十種路桿的功能,并配有“智能大腦”,真正實現設備之間的功能聯動,這是目前社會各界都在研究推進的行業。
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背景下,面向未來的“智慧道路共極”充滿科技感。它不僅僅是路燈,更是智慧城市的接口。其中,車路協調技術將成為未來無人駕駛的關鍵。
一般智能路燈的燈桿上可以安裝公安、交管的監控探頭,通過視頻監控道路的公共安全。燈背面的大型LED顯示屏可以滾動顯示天氣預報等公共信息,還可以監測當前PM2.5數值進行屏幕顯示。一些路口的燈桿底座上設置了觸摸屏。路人可以通過觸摸屏直接查詢地理、旅游景點、商業購物等信息。政府發布的新聞、預警和公益廣告也可以通過觸摸屏顯示。有些燈柱還集成了廣播功能。行人較多時,路燈的功能可以發揮更明顯的作用:在監控道路交通、行人安全、城市管理的同時,可以提示天氣、人流、違章等信息,還可以廣播,營造城市氛圍,制止違章行為。當人流時間較長時,顯示屏會發出預警提示,路燈亮度也會相應增強。
除了以上功能,現在智能路燈已經實現了潮汐車道功能。城市交通的“潮汐現象”,即每天早晨進城方向的車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夜間出城方向車流量大,加劇了擁堵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智能路燈可以根據現場交通情況或后臺監控視頻數據分析,隨時控制可變方向車道標志調整車道行駛方向;如果路口有明顯的交通特征,在沒有突發事件的情況下,也可以提前輸入固定標志轉換的時間,它會自動改變;此外,控制中心還可以通過儀器監控路口的路況,利用遙控手段適時控制標志。
目前,在很多城市,路燈桿、電力桿(塔)、監控桿、交通標志、廣告牌等管理分散、功能單一導致的塔多。“多桿合一”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途徑。
“多桿合一”是一個復合利用裝置,包含了近十種路桿的功能。有利于減少城市電線桿的重復建設,避免城市道路兩側尤其是路口電線桿的混亂,有效節約城市地面和空間資源,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智能路燈
+關注
關注
6文章
98瀏覽量
22871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6瀏覽量
977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