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2022年了,為什么我還是沒覺得5G有多厲害?
網速快、信號廣、延時少、萬物互聯,是5G的宣傳口號,而現實似乎都沒能做到。
國內的5G到底發展到了什么規模?
截止2022年8月,我國運營商已累計在5G投資超過4000億元,興建5G基站規模達185.4萬個,占全球5G基站的60%。(數據來源網絡)
規模如此龐大的投資,但是5G流量在移動流量中的占比卻僅有27.2%,這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搜不到5G信號。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G基站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地市一級和縣城城區,87%的鄉鎮地區也已覆蓋5G基站,但為何網絡上抱怨5G信號不好的網友,仍然屢見不鮮呢?
究其原因,還是5G基站覆蓋范圍的問題,5G商用這么久了,大家估計也都知道5G基站的覆蓋范圍相對于4G基站來說,要小很多。
想要達到如今4G這樣的覆蓋率,5G基站的數量至少要是4G的兩倍。
這就有點恐怖了,我國目前共有4G基站586萬個,這意味著5G基站的數量至少要達到1172萬個,按如今185萬基站4000億的投資成本來說,投資規模將高達2.5萬億。
5G基站的建設采用了宏基站和小基站的組合方式,宏基站能夠做到和4G基站一樣的覆蓋范圍,而缺陷則是信號的穿透能力較差,如果處在室內或者地下場所,就很難接收到宏基站發出的信號了。
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就是在密集住宅區、商業寫字樓、商場等區域部署5G小基站,它們的信號穿透能力更強,但覆蓋范圍較小。
通過下面這張新增基站建設規模圖可以看到,在2020-2021年間,主要新增的5G基站為宏基站,到2022年才開始大規模部署小基站。
這也是近兩年來5G信號相對較差的原因,盡管在全國覆蓋率上已經高達92%,但由于宏基站信號本身穿透能力較弱,室內場景使用5G通信的體驗依然比較糟糕,而隨著5G小基站的部署,這種情況會逐步緩解。
在大規模興建5G設施的進程上,前傳產品不穩定、中回傳鏈路設計失誤、整個系統功耗太高等問題也在困擾著運營商。由于5G基站建在室外嚴酷的環境,在選用產品設備時,要選用工業級的產品,在保證性能的同時,要盡量選擇高性價比的產品。
針對以上問題,易飛揚5G前傳全系列產品線不斷升級,在原有完備的25G前傳方案基礎上,新升級56G前傳方案,能在不增加基站數量的前提下,將原有基站帶寬翻倍!以更加經濟高效的方案,幫助運營商實現5G網絡升級!
通過嚴格的可靠性測試和各種性能測試,易飛揚產品各項指標皆高于國際標準,實現高效率高品質優化5G基站。讓5G宣傳語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審核編輯黃昊宇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10瀏覽量
5661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