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互聯時代,傳感器是最關鍵的部件之一,而環境傳感器是物聯網設計中常用的關鍵部件之一。
環境傳感器的概念
環境傳感器是科研、教學、實驗室和農業部門土肥站、農科所及相關農業環境監測部門首選的高質量儀器。
主要通過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對環境目標進行監測、識別環境質量狀況。
環境傳感器有哪些
環境傳感器包括:土壤溫度傳感器、空氣溫濕度傳感器、蒸發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光照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器等,不僅可以準確測量相關環境信息,還可以連接主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有著不同的應用場景。
土壤溫度傳感器:土壤溫度傳感器專門用于測量土壤溫度。范圍多為-40~120℃。通常連接到模擬收集器。
空氣溫濕度傳感器:由于溫度與濕度不管是從物理量本身還是在實際人們的生活中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溫濕度一體的傳感器就會相應產生。比如溫室大棚中植物的生長對于溫濕度要求極為嚴格,不當的溫濕度下,植物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利用溫濕度傳感器,配合氣體傳感器,光照傳感器等可組成一個數字化大 棚溫濕度監控系統,控制農業大棚內的相關參數,從而使大棚的效率達到極致。
蒸發傳感器:可以觀測水面蒸發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規律,實現蒸發過程自動監控,也可與數據采集存儲裝置(記錄儀)組合使用,實現蒸發數據的自動存儲。
雨量傳感器:可針農業生態環境以及和農業生產活動環境監測設計的一款小型自動氣象站。通過溫濕度、光照、光合、雨量、風速風向等傳感器采集信息,可以及時掌握大田生長情況,當大田因這些因素生長受限,用戶可快速反應,采取應急防范措施。
環境傳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環境傳感器在獲取信息上具有結果準確、覆蓋面廣等優勢。現如今,環境傳感器在大氣環境、土壤溫度、降雨量等多方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生態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對環境檢測監測儀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503瀏覽量
757137 -
雨量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38瀏覽量
8990 -
環境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73瀏覽量
185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