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比特維持量子特性的時間約為1.48毫秒,這將遠遠超過目前類似量子比特的“壽命”,使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更加實用。相關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雜志《物理評論快報》上。
制造量子計算機的第一步是選擇如何制造其核心要素量子比特。迄今為止,商業上最成功的超導量子比特是晶體管。但是,和所有的量子比特一樣,如果在環境中出現任何小的干涉,這種量子比特在短時間內就會失去量子特性,無法儲存和處理信息。目前,美國馬里蘭大學的艾倫斯密諾研究小組證明了自速良量扎維特能夠更長時間地維持量子特性。
在最新研究中,斯密諾研究組在薩帕里爾芯片上用特殊配置鋪設極細的鈦和鋁線的超導島之間設置了許多通道,制造出了磁速量子比特。這根細線只有在極冷溫下才是超導體,所以他們把它保管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冰箱里。
當芯片通電時,由于導線的特殊分布和超導特性,具有各種不同的量子狀態,這兩根導線可以分別以1和0的重疊來編碼信息。研究小組還測量了芯片的相關時間,以確定量子比特的“壽命”。
斯密諾指出,最好的傳輸者量子比特的干擾時間為數百微秒,而磁通量量子比特的干擾時間約為1.48毫秒。它還可以改變量子比特的狀態,保持99.991%的忠實度,成為現存最可靠的量子比特之一。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906瀏覽量
140124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5瀏覽量
26051 -
量子比特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瀏覽量
89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伯納爾雙層石墨烯:零/低磁場下半導體量子比特平臺的潛力巨大

量子處理器的作用_量子處理器的優缺點
玻色量子上線550量子比特云服務
NVIDIA CUDA-Q助力業內首個量子計算邏輯量子比特演示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網絡的構建
尋找超導量子比特信息丟失的原因
華為公開量子計算新專利
基于time-bin量子比特的高速率多路糾纏源——PPLN晶體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