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里有兩款芯片在做FA(失效分析),正好就講一下失效分析中最常用的輔助實驗手段:亮點分析(EMMI)。
一.EMMI設備簡介
EMMI:Emission microscopy 。與SEM,FIB,EB等一起作為最常用的失效分析手段。而EMMI應用于IC的失效分析還可以追溯到三十幾年前。這里結合三篇文獻來說明一下EMMI的原理以及結合實例進行EMMI結果分析。
圖一.EMMI設備示意圖。
EMMI是一種極其靈敏的顯微鏡,其光譜能從可見光區延伸到紅外光區,并能捕捉到微弱的熒光。通過將捕捉到的熒光圖片與芯片照片重合便能確定熒光產生的位置。
圖二.EMMI中MCP電子放大腔示意圖。
圖二是EMMI中最為重要的器件之一。通過該器件,EMMI可以探測到極其微弱的熒光。(簡單形容下原理:EMMI把捕捉到的光子通過在放大腔中放大,形成可觀測的光束。)
**EMMI的本質只是一臺光譜范圍廣,光子靈敏度高的顯微鏡。**而為何其能應用于IC失效分析,這里就要鋪墊些半導體的相關知識。
圖三.半導體熒光原理圖。
二.集成電路熒光原理簡介
2.1.載流子復合
半導體材料分為直接帶隙半導體和間接帶隙半導體,而Si是典型的直接帶隙半導體,其禁帶寬度為1.12eV。所以當電子與空穴復合時,電子會彈射出一個光子,該光子的能量為1.12eV,根據波粒二象性原理,該光子的波長為1100nm,屬于紅外光區。通俗的講就是當載流子進行復合的時候就會產生1100nm的紅外光。這也就是產生亮點的原因之一:載流子復合。所以正偏二極管的PN結處能看到亮點。如果MOS管產生latch-up現象,(體寄生三極管導通)也會觀察到在襯底處產生熒光亮點。
2.2.熱載流子
隨著器件尺寸的逐漸變小,MOS器件的溝道長度也逐漸變短。短溝道效應也愈發嚴重。短溝道效應會使得MOS管的漏結存在一個強電場,該電場會對載流子進行加速,同時賦予載流子一個動能,該載流子會造成中性的Si原子被極化,產生同樣帶有能量的電子與空穴對,這種電子與空穴被稱為熱載流子,反映在能帶圖中就是電位更高的電子和電位更低的空穴。一部分熱載流子會在生成后立馬復合,產生波長更短的熒光,另一部分在電場的作用下分離。電子進入柵氧層,影響閾值電壓,空穴進入襯底,產生襯底電流。歸因于短溝道效應能在MOS管的漏端能看到亮點,同樣在反偏PN結處也能產生強場,也能觀察到亮點。
2.3.絕緣層漏電
隨著MOS管的氧化層越來越薄,其本身的魯棒性也在下降,無論是氧化層本身的缺陷還是“軟”失效,在電場的作用下其本身更容易產生隧穿電子,隧穿電子會造成中性的原子發生極化,變成微等離子體的同時產生光子。同樣也會在EMMI中反映出亮點。
圖四.不同機制下的熒光光譜。
目前IC中能產生熒光的原因主要就是上述三種,而IC的失效分析中是給予失效點一個偏壓,然后EMMI捕獲電流中產生的微弱熒光。 原理上,不管IC是否存在缺陷,只要滿足其機理在EMMI下都能觀測到熒光, 那如何才能根據EMMI的結果確定失效位置,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話不多說,接下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方便理解:
三.EMMI應用實例
3.1實例一
實例一.差分輸出電路。
第一個實例是個差分輸出,該電路的癥狀是兩邊輸出電壓不一樣,從電路分析來看應該T2壞了,接下來在V+和GND之間給一個 小電壓偏置 (小于PN結反偏擊穿電壓,大于PN結正向導通電壓)然后上EMMI, 將左右兩個三極管的結果進行對比 。然后結果如下圖。
實例一.EMMI與SEM圖像。
從EMMI上明顯看出左右兩個三極管的亮點存在差異,左側三極管亮點分布不均勻,而右側亮點均勻,強度較低。兩邊的三極管都存在VB-E偏壓,都是正偏二極管,整個PN結都會因為載流子的復合產生亮點。但是左邊復合強度更強,而且復合產生的熒光分布不均勻,在缺陷處復合強度明顯偏高,亮點更集中。SEM的結果說明左側的三極管發生損壞,缺陷會變成陷阱中心加速載流子的復合,所以EMMI上左側更亮,更集中。
3.2.實例二
實例二.電路圖。
實例二是一個HBM 2KV ESD防護單元,而ESD模塊也是最容易發生失效的模塊。該電路的癥狀為Input port到GND之間存在較大的漏電流。為了確定失效點,在Input和GND之間 施加一個2.5V的偏壓 ,然后用EMMI觀察亮點。根據電路特性,如果ESD單元正常工作,在GGNMOS的drain端只會存在極其微弱的熒光,但是EMMI的結果顯示GGNMOS其中一根Finger的drain端存在大面積的熒光,說明該處存在問題,后對NMOS進行SEM觀察,確定了失效位置,該ESD單元的漏端產生損傷,從而造成了漏電流和EMMI光點。
實例二.EMMI圖像。
實例二.失效點SEM圖像。
3.3.實例三
實例三是放大器中的一部分,電路圖如圖所示。
實例三.放大器電路圖。
該電路的癥狀為VDD到GND電阻短接,問題鎖定在T1,T2,T3三個三極管之中。Vin與GND間施加適當偏壓,T1,T2,T3的B-E結正偏,正常情況下都存在載流子復合,形成亮點。但是EMMI的結果顯示只有T1存在亮點,說明T1的B-E結是正常的,而T2,T3都失效了。去除金屬化后發現T2的失效點。EMMI結果如圖所示。
實例三.EMMI與SEM圖像。
上述三個實例都較為簡單,但是也體現出了EMMI在FA中的分析方法。第一個例子是將 差分單元的EMMI進行對比 ,然后根據機理分析,EMMI亮度不均勻的管子出了問題。 而第二個實例就是在不該出現亮點的地方出現亮點,說明電路出現問題。第三個實例是應該出現亮點的地方,反倒不出現亮點,這說明電路也出現了問題。 所以EMMI的分析并不是單純的說明有亮點就出現問題,更不是說明有亮點就是溫度高 (雖然高溫確實能加速載流子復合),EMMI的分析需要基于對其原理的理解與具體電路的分析。
而實操中EMMI也需要調整偏置電壓的大小與探頭的靈敏度。如果偏置電壓過大,正常的器件都會存在大量的熱載流子和雪崩擊穿,造成整個片子都是亮點,這也沒法分析了。同樣靈敏度過高也會造成這種結果。而且需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偏壓設置。目前這只是靜態的EMMI測試,隨著芯片情況越來越復雜,還有動態EMMI測試的應用,這種情況就更難分析了。
-
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45文章
13975瀏覽量
215476 -
三極管
+關注
關注
144文章
3644瀏覽量
123446 -
ESD
+關注
關注
49文章
2234瀏覽量
174578 -
MOS管
+關注
關注
108文章
2496瀏覽量
69211 -
GND
+關注
關注
2文章
541瀏覽量
392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