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普遍認為智慧燈桿與5G的建設需求已深度捆綁,全國各地支持5G建設的相關政策都必定會提到智慧燈桿支撐5G建設的要求。因此,5G與智慧燈桿的融合部署是產業發展的必然,但是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如何融合?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從5G網絡技術的特點和部署原則入手,一起來探索5G與智慧燈桿的融合之道。
6.1 5G技術簡介 +
6.1.1 5G應用場景及關鍵指標
1. 5G應用場景
國際電信聯盟(ITU)將5G應用劃分為三大場景,分別為增強型移動寬帶(EnhancedMobile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海量機器類通信(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MTC)。
eMBB場景是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場景,主要面向人與人之間極致的通信體驗。mMTC場景和uRLLC場景都是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其中mMTC場景側重于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而uRLLC場景則更側重于物與物之間的通信需求,如圖6-1所示。
(1)eMBB場景主要滿足面向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業務需求,主要包括滿足超高清視頻、下一代社交網絡、浸入式游戲、全息視頻等移動互聯網業務需求,隨時隨地(包括小區邊緣、高速移動等惡劣環境和局部熱點地區)為用戶提供無縫的高速數據業務。在cMBB場景中,除了傳統通信系統關注的重要性能指標-峰值速率,還需聚焦用戶體驗速率、移動性和流量密度等性能指標。表6-1所示為eMBB場景主要業務類型的網絡指標要求。
圖6-1三大應用場景的不同性能要求
表6-1eMBB場景主要業務類型的網絡指標要求
(2)mMTC場景旨在為海量連接、小數據包、低成本、低功耗的設備提供有效的連接方式,具體可面向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業務類型。未來,小到家庭智能硬件、移動出行,大到公共場所智能化改造、農林業監測等,海量的終端設備將被部署,這對5G系統的連接數密度帶來了考驗。其次,過高的能耗不利于設備的廣泛部署,系統能效需成倍提升。再者,mMIC網絡必須是高度異構的,這樣才能足夠方便管理和動態接入。所以,mMTC場景重點關注的性能指標是連接數密度、網絡能效等。表6-2所示為mMTC場景主要業務類型的網絡指標要求。
表6-2mMTC場景主要業務類型的網絡指標要求
(3)uRLLC場景,顧名思義,對高可靠性和低時延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主要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遠程醫療等垂直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為用戶提供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接近100%的業務可靠性保證。因此,uRLLC場景最為關注空口時延和移動性。表6-3所示為uRLLC場景主要業務類型的網絡指標要求。
表6-3uRLLC場景主要業務類型的網絡指標要求
2.5G系統性能指標
5G對三大場景適應性的要求,提升了對網絡的要求,相對于LTE(LongTemBradion,長期演進),5GNR在KPI上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如表6-4所示。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4瀏覽量
571833 -
智慧燈桿
+關注
關注
1文章
832瀏覽量
121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衛星互聯網智慧燈桿:構建空天一體的城市智能新樞紐
3D 全息投影智慧燈桿:智慧城市的夢幻之光
低噪聲運算放大器的關鍵指標特點、優勢和應用場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