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專業畢業能干啥?去哪家公司好?提前學什么知識?2022 Back2School第一節課就來解決這些問題了~ (如果你身邊的同學、師弟也有相同的困惑,請轉給他們)
本節課是由朱有鵬老師為大家答疑解惑,以下是課程重點文字部分:
電子專業的畢業生能做什么工作
電子專業的畢業生,對自己將來參加工作之后能去哪些行業,能去哪些企業,能做什么樣的工作,都非常感興趣。
以下從三個角度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分析和解讀:
首先,從工作主體的角度來講。
工作主體就是我們工作之后會去的企業,也就是雇主。這里列舉出來了一些比較典型的企業類別:
第一類是國企和研究所類,相對來說,這類公司主體都會比較大,工作比較正規,像一些我們關心的加班會比較少。相對來說工作會比較的偏科研,偏一些深度技術研發。所以一般來說,對學生的學校和專業,尤其是學歷等方面會有一些要求,比較適合碩士、博士等學歷比較高的同學,選擇相對會比較多一點。國企里面的,像聯通、移動等等這樣的一些電信企業,還有研究所類的,像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等,選擇會比較多一點的。
明明是個小timing,但就是死活修不好...
第二類是電子類大廠,典型的像華為、大疆、海康威視、小米,還有近些年成長起來的汽車行業的一些代表,像蔚來。這一類的大廠相對來說是就業求職的時候,比較大的主體。因為這一類的企業也比較多。大家知道尤其是深圳、上海等等中心城市,就業的主體都是這一類的大廠,往往也都代表著現在的一些新技術的發展方向。譬如說像蔚來做的電動汽車行業是近些年比較熱門、比較火的方向。還有像大疆,無人機是非常熱點的一個方向,雖然到現在這個賽道基本上已經進入到比較平緩的階段,但是大疆是這個領域的成長起來的,現在全球No.1企業,競爭優勢也是比較大的。除此之外,像海康威視是安防行業成長起來的Top企業。
當然,每一個方向、每一個行業,不止這樣一家企業,比如說像安防,除了海康威視之外,還有同樣在杭州的大華股份,還有在廣州的CVTE視源股份,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安防類的企業。
還有一些跟他們比較類似的方向,譬如說像醫療方向的邁瑞,也是一個大的方向。那么這些我們把它列為一類,因為這一類企業比較相似,相對來說,他們的研發的節奏會比較快,對工程師的素質要求會比較高,而他們研發的做的一些產品的技術含量比較高。那么這種公司的話,研發的壓力也會比較大,大家都知道996,這一類企業就比較容易996。因為他們的本身在這個行業里面,為了保持Top地位,研發壓力比較大。但同樣的薪資也是非常的誘人,很多開發的崗位能開出年薪50到100萬。華為就不用說了,一直是以這個薪資高,薪資競爭力強為典型代表著稱。
這類適合基礎比較扎實,相對來說的話學校學歷相對還不錯,個人求職比較偏向于有壓力、有動力,比較追求高薪資,能夠適應高強度工作的這一類同學。
第三類是最廣泛的、最大的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沒有太多的典型代表了,但實際上數量是非常之大的,浙江、廣東等地方分布很多這樣的中小微企業。像北上深也有大量的這種中小微企業,可能科研實力不是那么強,團隊也比較小,但在某些領域,有它的競爭力。譬如說有些公司專門做藍牙,做TWS耳機方案,或者專門做一些智能家居的,WiFi插座的這樣的產品等等。那么抓到了好的時機、好的產品,也能創造非常高的經濟價值,以及更多的就業崗位。
中小微企業是市場數量最大的就業主體,相對來說的話,對求職者的學歷、學校等等方面的要求不是那么的高,更加注重實際工作、研發能力。
所以這一類的企業適合那些本身比較有實力,比較渴望自由,或是將來有創業想法的同學。
從工作主體的角度,這三類彼此之間是有很明顯的差異的,大家至少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去就業,更加傾向于哪一類的企業,然后定下了類別之后,可以在類別里面,再去挑具體的公司。
第二個角度:行業
行業的角度我們就是看我們要做哪一個行業。每個行業都有發展的周期,發展初期可能是知道的人比較少,做的公司比較少,相對來說可能聽起來比較厲害,但是實際上可能公司不是那么的賺錢,然后行業到了一個爆發期的時候,這個行業就會大紅大紫。大家都會聽到,就感覺這個行業很厲害,薪資也比較高,然后大家都涌進去之后,這個行業慢慢地就會越來越卷,最后這個行業度過了爆發期之后,就會進入衰退期。所以,我們說沒有最好的行業,只有在某個時期最好的行業。我們要進入行業,一般會選擇處于頂峰期的,或者說處于成長期的行業。
2022年,從現在這個角度來講,比較建議大家可以考慮以下的這四類行業:
第一類:芯片
現在國產芯片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建議大家去國產芯片的一些原廠,像兆易創新、國民技術等等。當然還有很多做CPU、GPU、AI處理器的。
除了原廠,還可以去做編譯器的或者做操作系統的工具型行業,會有一些崗位招編譯器開發或者是IDE開發,還有開發協議棧,比如說藍牙協議棧、網絡的協議棧,特別是定向的,比如說像汽車里面新增的C-V2X、車載以太網等等。
第二類:制造業
此制造業非彼制作業,而是像智能汽車、機器人這類智能制造公司,是《中國制造2025》所重點推薦的新方向,也是我國在產業鏈上面去做產業升級的重點突破方向。尤其是像智能汽車,現在非常的火,像上面說到的蔚來,還有理想、小鵬、華為、百度這些公司都在智能汽車領域的上下游奮斗。這些崗位就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等等一些智能汽車新概念的推動之下,本身的價值是非常高的。
這些是前幾年比較火,現在仍然在火,還沒有去完全退潮的行業,這類的公司目前仍然是在市場上競爭中勝出的企業,在薪資、發展前景上,也是比較推薦的。
更加早的比如說像美的、海爾、TCL這類傳統電子企業,其實也是在不斷的更新迭代,也有很大的市場價值,有一些崗位也是推薦的。
所以大家會發現了吧,這里排布的這些其實是從最近、最熱、到最遠、最成熟的幾類公司,都屬于要么未來會走上坡路,要么已經在競爭中處于穩定狀態的。
第三個角度:工作崗位
第一類就是研發類崗位,所謂的智能硬件產品開發其實就是兩大類:軟件和硬件,是重點推薦的。
第二類是管理類的崗位,比如說像項目經理、產品經理,可以考慮的。
經常有同學問,是去做研發呢,還是去做管理呢?實際上重點是看你自己的個人意向和特點。有些同學比較坐得住,喜歡一個人在那里鉆研技術,這種同學就適合做研發類崗位。而有一些同學本身是比較靈活,喜歡與人交流,會更加適合管理類的崗位。
第三類是介于研發類和管理銷售類之間的崗位,技術服務類,典型的就是FAE(現場應用工程師)。FAE的職能就是首先要懂技術的,FAE給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的,但同時又是服務于客戶,配合銷售為客戶去服務的人,還是要懂一些跟銷售、管理有關的事情。根據我的經驗,有好多的工程師都是畢業的時候做研發,做了很多年之后,會去轉FAE。有多年的研發技術的積累,做FAE是非常有優勢的。那除了FAE,也可能會去做項目經理、產品經理。
所以大家剛工作的時候,如果對技術不是那么的深惡痛絕,我建議剛工作還是去考慮研發類的崗位,后面在考慮轉其他兩類崗位。
學校科研與企業研發的區別
部分同學會在本科或碩士階段,就會接觸到科研,跟導師做項目。那跟企業研發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這里列舉出了四點差異:
第一點:選題
在學校做科研,選題是自己申報的,也就是說會這個行業里面做很多調研,然后根據你們自己對這個東西的理解,然后提出一個選題和想法,去申報。
只要經過批準之后,這個選題就拿到了,就可以去做了,所以有一點自告奮勇去做事的這種感覺。但是企業不是這樣子的,很多時候根據公司的需要分派過來的,實際上是一個被動崗位
第二點:目標不一樣
也就是說做這個項目最終想得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學校科研更加注重的是創新價值和學術價值,企業研發更加注重商業價值。
第三點:團隊不同
在學校做科研更多是小團隊或者是個人,但是企業里面可能往往是大團隊作戰,譬如華為研發鴻蒙系統,團隊可能是上千人。那么這個非常大的大團隊作戰,就更加強調分工和協作。所以你在企業里面寫代碼、做硬件,會要求規范性。
第四點:關注點不同
學校做科研的時候,更多會強調搞清楚原理和本質性的問題,也就是說最后做這個東西,一定要有一個說法,不能不清不楚的只是說得到了這個結論,非常的注重學術理論方面的收獲。
但是企業研發更注重的是解決問題,把這個問題搞定讓產品的功能能夠工作起來,是非常重要。有時候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問題是怎么產生的,但是把它解決掉了,或者說有時候這個問題最終的原因沒有找到,但是找到了一個方法繞過去了,把這個問題給避免了,也是可以的。所以企業講究的是結果,但是學校科研,光有結果是不行的,必須要有理論的支撐。所以從關注點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來最后強調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嵌入式的軟硬件工程師核心技能與和學習路徑
這個實際上有分了硬件和軟件兩個方向,但是現在,2022年,對這個已經分得不是那么的清楚了。很多的公司要求軟件工程師也懂一些硬件,要求硬件工程師也懂一些軟件,其實是一種全站思路。但實際上還是有重點的,還是有差異的。
硬件工程師基本功包含:電子電路的原理、模電、數電,還有常用器件的一些特性要了解。工具類的要學會使用,比如說像示波器操作。此外,更最重要的原理圖、PCB設計能力,以及焊板、調機等一些實戰能力。
當然,也不是說有這些就夠了,而是有這些,就差不多自己就能做一些小東西了。到了公司之后,可以參與一些項目,在公司團隊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有所貢獻了。
學習方法建議就是一定要先理論,后實踐。我們現在有時候過分強調實踐,我經常講一句話:就是說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其實就是瞎折騰。然后先數字,后模擬。譬如說做電路,可以考慮先做數字電路,再做模擬電路。因為數字電路相對來說更加簡單、更加講道理,邏輯性更強,模擬電路還是比較講究經驗和功底的。所以你可以考慮先做數字電路,這樣的話比較容易,而且數字電路比較有趣。后面再去做模擬,相對來說比較難的,最后要重視大功率和射頻電路,這兩個方向是硬件工程師里面比較有價值,相對有難度的,崗位價值也會比較大的。
軟件工程師的技能點就會比較多一點。比如說最基本的是C語言,在嵌入式軟件開發當中的絕對主力。此外軟件方面重要的還有操作系統,像Linux、RTOS、RT-Thread或者FreeRTOS LightOS等等這樣的一些RTOS,還有像常用的一些通信協議棧,比如說像MQTT、Cube等等這樣的一些通信和協議棧。
一些常用工具,比如萬用表、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等,軟件工程師也需要掌握。在實際調機的過程中,有一些軟件和硬件這些工具會幫助你去更快速地定位、解決問題 。在實戰當中,很多的嵌入式工程師在工具使用方面是存在很大的一個缺陷,導致出了問題之后只能在邏輯層面不斷地去查,那么就不太好查,但是工具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那么學習建議是先單片機,兼單片機裸機,再單片機加RTOS,最后再到嵌入式Linux,這是從簡單到難這樣的一個順序。然后理論學習要結合項目實戰,就是不能只是學習理論,然后也要結合項目實戰。
-
電子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901瀏覽量
897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BP神經網絡的調參技巧與建議
網絡故障排除基本指南
![網絡故障排除基本<b class='flag-5'>指南</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FB/wKgZO2eGMqyAcRSdAAGnkr-4gv4629.png)
《DNESP32S3使用指南-IDF版_V1.6》第一章 本書學習方法
嵌入式學習建議
【「時間序列與機器學習」閱讀體驗】+ 簡單建議
PyTorch深度學習開發環境搭建指南
特斯拉中國區副總裁朱曉彤回歸
指南車機器人攜同南昌工學院參觀南京熊貓電子
KUKA機器人的配置建議
![KUKA機器<b class='flag-5'>人</b>的配置<b class='flag-5'>建議</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EE/wKgZomX497uAGFbnAAAhHk4IsNs10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