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奧比中光董事長兼CEO黃源浩受邀出席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WRC)主論壇,圍繞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等產業熱點,與行業嘉賓開展高峰對話。本屆大會邀請了320余位國際組織代表、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企業家,聚焦探索“機器人+”未來應用。
黃源浩表示,大模型的出現讓人類看到了具身智能的曙光,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替代人工、陪伴人類,在現有的機器人能力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躍升與進化。
同時,黃源浩還提出了針對人形機器人落地三大難點的解題方法:行業企業第一步應該找準落地場景,扎根產業,伴隨科技發展進程,長期深耕。
-01-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終極形態
ChatGPT的問世不僅引發了新一輪人工智能產業浪潮,還深刻改變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進程。
黃源浩認為,大模型將幫助機器人加速實現跨躍式的進化。“用僵化模型訓練的機器人,無法解決未知的新問題;有了大模型的加持,機器人就具備了智能化的能力。”
奧比中光董事長兼CEO黃源浩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WRC)主論壇開展高峰對話
以具體應用場景為例,目前工業領域的機器人不依賴交互,只需要按照固定規劃路徑,執行分揀、搬運等動作。有了大模型后,機器人就可以生成、交互、理解、推理,聽懂人類語言,并與物理世界互動,智能化程度更高。
具身智能的發展依賴多模態大模型能力。在ChatGPT文本大模型與多模態大模型之間,奧比中光聚焦的機器人視覺感知就是一大關鍵。
“多模態大模型涵蓋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視覺感知大模型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中間模型。有了多模態大模型后,未來機器人的感知能力、智力水平就會比人類更強。”黃源浩說。
-02-
人形機器人落地要克服三大難點
在討論中,嘉賓們認為,盡管人形機器人是個藍海市場,但產業整體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三大落地難點。
首先,人形機器人當下在標準化產線之中,對比傳統機器人沒有效率優勢;其次,人形機器人依賴大量運算,能耗巨大;同時,其關鍵部件的研發維護成本高昂。
黃源浩在WRC 2023主論壇上談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
黃源浩認為,人形機器人上下游新興企業想要創業成功,離不開三個要素:
第一,找準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與人相似,是為了處理靈活多樣的任務而存在的。在固定的產線,它的效率沒有現有的工業機器人高,只有在未來大規模柔性生產之中,它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第二,需要時間長期優化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小孩,現階段要求它做到陪伴、工作還不太現實。它需要長期的時間,不斷采集、訓練、調整數據,持續優化算力消耗。”
第三,關鍵硬件依賴全產業鏈升級。“一些關鍵零部件,如減速器、行進齒輪等,已經在很多其它場景中得以應用。但人形機器人依賴整體產業鏈、供應鏈升級進化,有些需要十年的長周期,并非一日之功。”
-03-
發揮萬億產業機器視覺中臺的供應鏈能力
在黃源浩看來,機器人領域將來很可能出現千億、萬億級的公司,陪伴式機器人有望占據主流,并且360行都將出現替代人工的機器人。
在此過程中,奧比中光聚焦機器人視覺,幫助其進行感知、定位、導航、避障。“每個機器人企業都去布局3D視覺供應鏈并不現實,奧比中光希望能給機器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服務。”
論壇最后,黃源浩表示,“機器人是這個時代最好的產業之一。但是產業上下游企業一定要接地氣,找準落地場景,不管是巡檢、挖礦機器人,還是陪伴、教育類機器人,不能只關注技術研發,要致力于讓應用場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體驗更好,沉淀到行業之中。”
奧比中光作為此次大會首次參展企業,現場展示了機器人視覺感知全矩陣產品,其中包括多款行業突破性新品。展會期間,微軟將停產Azure Kinect并宣布將該技術產品線授權轉移給合作伙伴奧比中光的消息也受到了與會者、采購商等的較高關注。基于行業領先的3D視覺解決方案,奧比中光正在構建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視覺產業技術中臺,通過布局“機器人視覺傳感器+ AI視覺感知和多模態交互大模型技術+量產測試與數字工廠”的一體化能力,賦能全球機器人廠商。
審核編輯:彭菁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5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44瀏覽量
55767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3文章
499瀏覽量
16807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9文章
1570瀏覽量
8067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551瀏覽量
3172
原文標題: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 | 奧比中光黃源浩:人形機器人創業成功離不開三大要素
文章出處:【微信號:orbbec,微信公眾號:奧比中光】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