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中頻架構的一個痛點----直流偏移和二階失真產物-零中頻接收機的另一個痛點,講了零中頻接收機的兩個痛點。
今天,來講一下第三個,即IQ不平衡。
在零中頻接收機中,接收到的RF信號,在經過射頻前端的放大后,則通過正交混頻器,下變頻至兩路正交的基帶信號,就是我們平時所聽說的I路和Q路信號。
實現這兩路信號的正交,通常有兩種方式,即對RF信號進行90度相移或者對LO信號進行90度相移,如下圖所示。但是因為在射頻通路中加入移相操作的話,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對鏈路噪聲的影響,對鏈路增益的影響等等,所以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是后者,即對LO信號進行90度相移。
I/Q不平衡的來源
IQ不平衡,是指I路和Q路信號的幅度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
而這些不平衡,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個是正交LO信號產生過程中帶來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另一個是來自基帶鏈路本身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
一般信號頻率越高,引入的相位不平衡就越大,這也是零中頻接收機中的IQ不平衡的影響要比超外差接收機中大的多的原因。
如下圖所示,假設鏈路中的delay mismatch都為10ps,則對于5GHz的信號,引入的相位不平衡為18°,而如果頻率降到1GHz的話,引入的相位不平衡則降低到3.6°。而且,由于頻率越高,芯片內部的器件尺寸也就越小,所以器件之間的不平衡越嚴重,造成正交LO鏈路的不平衡也越嚴重。
另外,兩路模擬基帶信道中的增益,變化范圍可能達到80dB,而且I路和Q路是兩個不同的信道,經過不同的器件。通常來說,如果信號通過兩個完全不同的信道的話,即使是RFIC內部,也難以實現完美的IQ匹配。而且基帶信道中還要實現同步的增益控制,這就又增加了IQ匹配的難度。
IQ不平衡的影響
那IQ信道之間的不平衡,會造成什么影響呢?
假設有一個QPSK的調制信號,如下圖所示,該調制信號,經過一個幅度和相位不平衡的正交混頻器,然后變頻至I路和Q路基帶信號。
則變頻后的基帶信號的表達式,如下式所示。
考慮兩種情況,分別是只有幅度不平衡和只有相位不平衡。
由上圖可知,I路和Q路信道之間的幅度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會造成星座圖的失真。
那怎么解決IQ不平衡呢?
答案就是校準。
在有些標準中,要求的相位和增益不平衡指標很嚴苛,器件和layout本身的原始匹配是不能滿足要求的。
所以,在很多高性能的系統中,I路和Q路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度都要進行校準,可以在開機時,也可以實時。
如下圖所示,是開機時校準的一個例子。在開機的時候,給正交混頻器的輸入端輸入一RF單音信號,然后在模擬基帶或數字基帶處觀察基帶信號。因為基帶信號的頻率比較低,所以他們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都可以準確測量。得到測量結果后,就可以對接收到的信號,在解調前,進行校正。
或者,實時進行校準,如下圖所示。在LO和基帶通路中,分別插入可調增益和可調相位的部件,然后調節這些器件,直到不平衡足夠小。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接收機
+關注
關注
8文章
1216瀏覽量
54093 -
信號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834瀏覽量
77727 -
RF
+關注
關注
65文章
3167瀏覽量
168287 -
基帶信號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瀏覽量
11251 -
零中頻
+關注
關注
0文章
64瀏覽量
92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零中頻接收機設計

數字陣列雷達:零中頻接收機的優缺點
零中頻射頻接收機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