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帶天線起源于什么時候?
微帶天線的概念最早是由 Deschamps 于1953年提出來的,但是一直到二十年之后,隨著天線理論的發展,和覆銅介質板光刻技術的發展,實際的微帶天線才制作出來。由于微帶天線重量輕,體積小,平面結構可以和 PCB 電路集成等優點,微帶天線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
A
微帶天線的形狀
微帶天線通用結構是一面為接地板,另一面為尺寸與波長相比擬的金屬片,稱作輻射單元,其形狀可以是矩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和環形等各種形狀。
圖1 各種微帶貼片形狀
來自教材:鮑,爾,布,等.微帶天線[M].電子工業出版社,1984.
圖2 富奧星天線參考設計
雙極化天線
雙極化天線最初是用來為一個頻帶提供兩條通信通道,經過長期發展,在現代通信和信息系統、車輛防撞系統、電子偵察、電子對抗和雷達測量系統等領域得到廣泛研究和利用。
圖3 正交雙極化微帶天線的基本形式
來自文章:楊雪霞. 雙極化與變極化微帶天線的研究[D].上海大學,2004.
來自教材:俱新德,趙玉軍.實用天線工程技術[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
圖4 富奧星雙極化天線參考設計
發明專利 VS 實用新型專利
富奧星注重創新,在芯片、天線、雷達信號處理等領域授權了多項發明專利。真正有價值的成果一定要申請發明專利。
富奧星發展前期也申請過多項實用新型,申請周期短,授權容易,如果繼續申請的話,富奧星80+款模組都可以獲批實用新型專利的,但是意義不大哦。還是正經努力為中國“芯”發展貢獻實力吧!
-
天線
+關注
關注
68文章
3249瀏覽量
141806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139瀏覽量
137124 -
雷達
+關注
關注
50文章
3034瀏覽量
118998 -
微帶天線
+關注
關注
5文章
82瀏覽量
232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定華雷達儀表學堂:雷達物位計天線種類
新型天線技術發展與應用解析
24GHz軌跡跟蹤雷達模組,可檢測區域內人員位置、數量

電子天線罩測試儀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汽車雷達回波發生器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24G雷達模塊LD2450 支持人體移動軌跡跟蹤與手勢識別

微波雷達水位在線監測 微波雷達水速在線監測
液態金屬天線應用領域
高精度高性價比24GHz液位檢測雷達模組

可進行精準測距、手勢識別,24G高性能毫米波雷達模組Rd-03E

簡述毫米波雷達的結構、原理和特點
24GHz軌跡跟蹤人體感應雷達模組,可檢測區域內人員位置、數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