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隨著英特爾宣布分拆其FPGA業務PSG,大家再度把目光放在了這個一度火熱的市場。FPGA作為半定制化的電路,可以說是介于可編程器件與ASIC之間的產物,但由于成本、設計難度等種種歷史遺留原因,這些年在小型化趨勢下,熱度被集成度更高的ASIC反超。但這并不代表FPGA市場發生了萎縮,恰恰相反,FPGA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的統計,2023年FPGA市場總值高達97億美元,預計將在2028年超過19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6%。從這些年的行業熱點也能看出,除了過去主流的一些邊緣計算外,HPC和數據中心成了推動FPGA增長的新動力。為此,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市面上主流FPGA廠商在經歷收購后最新的產品競爭力,看看當下FPGA市場的創新方向以及未來趨勢。
Altera(Intel)
在被收購改為PSG業務后,英特爾的FPGA業務就隸屬DCAI(數據中心與AI)部門了,從英特爾的產品中心也可以看出,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數據中心的高端產品上,而不是過去傳統的FPGA垂直應用上。
在最新的Agilex系列中,已經面世的只有50k邏輯門以上的Agilex 5、Agilex 7和Agilex 9,其中Agilex 9是為Direct RF高速應用打造的,結合了英特爾最先進的AIB和EMIB制造技術。而面向低功耗、高性價比和小尺寸的Agilex 3系列,目前仍處于即將發布的階段。
Agilex FPGA / 英特爾
除了獨立的Agilex FPGA產品外,Agilex的SoC FPGA還集成了硬核處理器,不過其中Agilex 7和Agilex 9與上一代STRATIX 10一樣,集成的都是四核A53處理器。這種與Arm銀河處理器結合的方式也讓FPGA在應對靈活控制和復雜通信上更具有優勢。
在制造工藝上,Altera也算是因為時運不濟的原因吃了個虧。從Altera的產品歷史來看,其主要代工廠商都是臺積電,2013年也宣布將基于臺積電發布在即的20nm工藝制造新的FPGA產品,但與此同時Altera又與英特爾簽署了協議,借助其14nm tri-gate晶體管工藝來打造下一代產品,可這一產品(STRATIX 10)在英特爾收購Altera近一年之后的2016年才推出。
而隨后的Agilex系列依然堅持使用下一代英特爾工藝,全新的10nm工藝必然會給FPGA邏輯門密度帶來新的提升,但我們也都知道英特爾的10nm工藝最后發生了什么。由于工藝難產等原因,英特爾直到去年才公布全新的Agilex系列,采用從10nm改名為Intel 7的工藝打造。所以英特爾的收購可以說是拖了Altera的后腿,使其產品競爭力滯后于Xilinx。
在英特爾FPGA業務獨立出來后,我們仍不知道這個新公司的名字會不會還叫Altera。可以肯定的是,它雖然仍將與發展IDM 2.0的英特爾保持深度合作,但也都多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英特爾制造工藝尚未趕超之前轉投TSMC制造等,這或許會為Agilex或下一代產品帶來更好的性能表現。
Xilinx(AMD)
和Altera的命運類似,Xilinx作為曾經的FPGA巨頭被大廠AMD收購,只不過在AMD的領導下,Xilinx的技術已經慢慢融入了AMD產品線中,也找到了新的機遇。首先并入AMD的Xilinx在臺積電工藝的支持下,依然在推出世界一流的FPGA。
比如基于28nm工藝的經典7系列FPGA仍在出貨中,AMD表示其生命周期將延續到至少2035年。畢竟Spartan 7等產品已經用于不少工業、汽車與消費級的關鍵應用中,需要提供長時間的產品支持。
而基于14/16nm工藝并結合了全新的UltraRAM和SmartConnect技術的UltraScale+系列,則依然是其王牌產品。在用上了HBM和第三代3D IC堆疊技術后,UltraScale+平臺除了可以用于常見的ASIC、SoC仿真、原型設計與測試測量外,AMD也基于其打造了應用于專業領域的加速卡,比如超低時延的金融科技加速卡、OTT轉碼和視頻處理加速卡等等。
但Xilinx為AMD帶來最大的價值之一,莫過于從FPGA上建立,如今已經融入AMD XDNA AI引擎的自適應計算技術。如今在AMD的核心陣容中,除了針對游戲優化的RDNA和針對算力優化的CDNA,以及針對通用計算的Zen之外,也加入了針對AI優化的XDNA。從AMD的產品陣容來看,這幾大核心將為其CPU等異構計算平臺帶來新的變化。而AI引擎的加入,也讓基于7nm工藝集成了FPGA可編程fabric、軟件可編程處理器的Versal ACAP,擁有超過通用CPU和通用GPU的性能。
至于AI軟件陣容上,除了通用的CPU軟件棧外,AMD既有針對Instinct GPU和Radeon GPU的ROCm平臺,也有針對Versal與Zynq自適應SoC的Vitis AI平臺。而AMD為三者打造一個統一的AI軟件棧,借助統一的AI開發工具、編譯器和庫API來打通旗下各大硬件的AI軟件生態。這樣一來,也解決了FPGA在編程設計難度上的問題,更多的AI開發者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框架和語言直接發揮其硬件效能。
由此可以看出,在收購整合的道路上,AMD顯然做得要比英特爾要成功一些,AMD真正地發揮出了自適應計算的優勢,利用Xilinx的技術為其通用計算平臺和FPGA都引入了新的AI特性和計算能力。
Microsemi(Microchip)
相較于英特爾和AMD兩家追逐數據中心與AI市場的FPGA機遇,余下的FPGA廠商也在積極擴張FPGA的傳統應用領域。以Microchip為例,其主要面向的是中低端FPGA市場,其中端產品PolarFire FPGA就在智能嵌入式視覺、工業控制與通信和邊緣通信廣泛應用。除此之外,其RT(耐輻射)系列FPGA已經被廣泛用于各種航天航空應用中,比如其中的RT PolarFire FPGA基于SONOS閃存技術開發,足以針對最惡劣的輻射環境。
在SoC FPGA的設計上,Microchip選擇了一條與其他廠商不同的路線,除了低密度低功耗的SmartFusion SoC FPGA系列采用了ARM Cortex-M3核心作為硬核外,其主要產品PolarFire SoC FPGA基于28nm工藝,采用了多核RISC-V CPU作為硬核處理器,基于SiFive的RISC-V IP打造了一個5核64位RISC-V處理器,包括一個監控核心和4個應用核心。也正因如此,PolarFire系列SoC FPGA實現了極佳的熱效率和能效,在1.5W功耗下就能實現6500 CoreMark,甚至超過基于16nm工藝的競品FPGA。
收購了Microsemi的Microchip在相當早期的階段就開始接觸RISC-V了,也是RISC-V國際基金會的創始成員之一。Microchip圍繞RISC-V打造了名為Mi-V的生態系統,除了PolarFire SoC FPGA外,還包含一個32位的Mi-V軟核CPU。而在設計工具、RTOS和IP生態上,Microchip也已經與62家公司達成合作,覆蓋了大部分的開源和商用開發商。
PolarFire 2 / Microchip
今年年初,Microchip透露了下一代PolarFire 2 FPGA的少量情報。雖然Microchip并未公開具體的制造工藝信息,但他們表示PolarFire 2的能效比將是PolarFire 1代的兩倍,而早在一代的宣傳材料中,就聲稱其能效比是競品Kintex-7和Cyclone V的兩倍了。除此之外,PolarFire 2的Fabric性能也達到1代的兩倍,在新的高性能RISC-V內核的支持下,其CoreMarks達到1代的3倍,TOP/s算力達到15倍。
很明顯Microchip通過對RISC-V的應用,以及自身在軍事和空間應用上的積累,也在中端FPGA市場上拿到了可觀的份額,未來PolarFire 2也將成為該市場不可小覷的產品。
寫在最后
從以上三家FPGA大廠被收購后的表現可以看出,收購一方都試圖將FPGA業務無縫整合進來,有的是開辟了新的產品線,有的選擇了技術整合。不過哪怕是英特爾,即便在工藝上受挫,但其產品競爭力仍有了實質進步。未來FPGA市場在AI浪潮的席卷之下,還會出現更多的市場波動,屆時可能會有更多的收購并購案誕生,是否能把握這個機會增強自身產品競爭力,就取決于各公司自己的規劃了。
-
FPGA
+關注
關注
1629文章
21736瀏覽量
6034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分析 PDM如何助力企業提升競爭力
利用化妝品密封測試儀: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關鍵一步
![利用化妝品密封測試儀:提升<b class='flag-5'>產品</b><b class='flag-5'>競爭力</b>的關鍵一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8A/wKgZombP4-iAKLfqAAC7fnEw9uI948.png)
國產FPGA的發展前景是什么?
SK海力士與Amkor攜手推進硅中介層合作,強化HBM市場競爭力
EOS智慧營銷系統:精準營銷,提升競爭力
![EOS智慧營銷系統:精準營銷,提升<b class='flag-5'>競爭力</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4/05/wKgaomY8MqSAApTcAAUaZ2_cV4I768.png)
直流馬達驅動IC,讓你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安筱鵬:AI大模型重構產業競爭力的五種模式
![安筱鵬:AI大模型重構產業<b class='flag-5'>競爭力</b>的五種模式](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58/wKgZomYTSRuAUHPIAAArDRwLtAc718.png)
禾賽科技與廣汽集團達成合作,共同打造極具競爭力的智駕產品
提高競爭力!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中圖儀器補齊國產精密測量短板
數據中臺:如何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
![數據中臺:如何構建企業核心<b class='flag-5'>競爭力</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71/wKgZomX9QQSAQtdmABPHX412GTg68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