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系統中的主要5 類噪聲源:
Shot noise 散粒噪聲
Thermal noise 熱噪聲
Flicker noise 閃爍(變)噪聲,1/f噪聲
Burst noise 突發噪聲
Avalanche noise 雪崩噪聲
在放大器中, 突發噪聲和雪崩噪聲可以通過制作工藝等措施來消除,在電路噪聲分析中一般可以不考慮.
Shot Noise
電子器件中的散粒噪聲
散粒噪聲和工作電流有關. 當電荷通過勢壘(pn結)時會產生散粒噪聲. 瞬時電流i,平均值iD
其中q 是基本電荷,df 是對噪聲所覆蓋的頻域積分,i D 是通過器件的平均電流
散粒噪聲是白噪聲,而且與溫度無關.
平均直流100毫安,噪聲帶寬為1HZ時,其散粒噪聲為0.18nA,可見在低噪設計時,直流工作電流越低,至少其散粒噪聲越低!
Thermal Noise
熱噪聲是由導體中電子或空穴的熱運動產生.
熱噪聲是白噪聲, 與散粒噪聲不同,熱噪聲與工作電流無關.
熱噪聲可以等效為電壓源串聯一個無噪聲電阻,或等效為電流源并聯一個無噪聲電阻的形式:
Flicker Noise
Flicker noise 又稱 *1/f *噪聲.所有有源器件都存在Flicker噪聲,其產生原因很多. 1/f噪聲和工作dc current有關,其均方根值為:
碳膜電阻的Flicker噪聲是比較大的,甚至可以和熱噪聲比擬,其它類型電阻(如金屬膜) 的1/f噪聲比熱噪聲小很多,所以要模擬電路的噪聲低,電阻可不要選碳膜的,選金屬膜是不錯的選擇! flicker 噪聲和直流工作電流成比例,可以減小直流工 作電流來降低1/f噪聲 ; 而熱噪聲與 直流工作電流無關.
Burst Noise
突發噪聲,也叫爆米花噪聲,與半導體材料的缺陷和重離子注入有關. Burst noise makes a popping sound at rates below 100 Hz when played through a speaker. Low burst noise is achieved by using clean device processing.
Avalanche Noise
當pn結反向擊穿時 會產生Avalanche(雪崩噪聲)
Noise Characteristics
噪聲信號的瞬時幅度大小是隨機的,我們可以得到其幅度的概率分布函數. 熱噪聲和散粒噪聲的概率分布函數是Gaussian分布.
假設δ是高斯分布的標準偏差,則其瞬時幅度落在[平均值±d]范圍的概率是68%
理論上噪聲信號的最大幅度是無限大,但是其出現的可能性隨幅度增大而迅速降低,即無限大的幅度實際上是不可能出現的.一般工程上取+/-3.3δ或±3δ范圍為噪聲幅度實際出現的范圍; ±3d范圍對應的出現概率為99.7%.
這話啥意思?簡單說,你如果計算出噪聲電壓的有效值為20nv,則對應噪聲的幅度可以取3.3*20=66nv
兩個非噪聲的電壓源串聯,其輸出電壓是相加,而兩個噪聲電壓源串聯其輸出電壓還是相加嗎?這是初學者容易混淆的地方!瞬時輸出電壓當然是兩個相加!書上不是說,噪聲電壓不能直接相加嗎?對于噪聲電壓有兩種定義,一種是普通的瞬時值,一種是概率定義的方差或有效值。一般討論噪聲電壓的輸出瞬時值沒有多少意義,因為噪聲是隨機信號,它的瞬時值無法估計測量,而其方差卻有統計規律,也和功率相對應,可以測量。
所以一般都是研究噪聲的有效值,即方差,現有噪聲電壓瞬時值e1和e2,它們串聯,則輸出噪聲電壓瞬時值e=e1+e2,現在求e的方均值(與功率有關)e*e=(e1*e1+2e1*e2+e2*e2),再求平均,得e^2=e1^2+e2^2, 這應該是上劃線表示平均,由于我不太熟悉這微信編輯器的輸入,找不到上劃線,將就用下劃線表示了,這就是教科書里講的兩個不相關的噪聲源串聯,其輸出的電壓表示:輸出的噪聲電壓的有效值的平方相加!公式中原來的2*e1*e2項跑哪去了?因為e1與e2不相關,它們相乘求平均是一定為0的,一般的噪聲多是白噪聲,兩個不同來源的白噪聲一定是不相干的.
在計算系統性能時,經過信號放大、整型濾波等模擬處理后,到達ADC采樣前的輸入信號的最小信噪比SNR,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系統的選擇與性能,比如由于放大器選型設計不當,到達ADC采樣前的輸入信號的最小信噪比SNR為60db,那我們的ADC選24位分辨率以上的行嗎?24位分辨率的ADC的SNR如何計算?或者說24位分辨率的ADC的有效位數是多少?這兩個基本是同一個問題,我們先不考慮ADC的時鐘抖動造成的SNR限制(這個以后在慢慢吹),認為ADC系統暫時時鐘抖動足夠小,在信號系統課程里有個理想ADC的SNR計算公式:SNR=6.02*N+1.76, 根據這個公式先測量出ADC的實際SNR,反向計算N就是有效位數。比如查ADI公司的ADC芯片:
ad4021的分辨率是20位,顯示的滿量程典型SNR是100.5db,帶入前世可以計算出ad4021的典型實際有效分辨率為16.4位,所以我們選ADC一般不十分看重分辨率,重點關注的應該是有效位數或者ADC的SNR,當然僅僅看個100.5db的典型值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打開文檔仔細瞧了,廠家往往都是挑好的說
看見我圈畫的紅藍黃嗎?紅色最好,正好100.5db,是在輸入1khz低頻信號,vref=5v時,而黃色是輸入信號400khz,Vref=5v時,92.5db,掉了快8db,變化不小呀,對應有效位15位!不是說好的分辨率20位嗎?實際有效位數變15位了,還有5位被ADC自身的噪聲吃了!
現在退回最開始的60db輸入信號信噪比時,ADC該如何選擇?
ADC的SNR應該大于輸入信號信噪比,小是不行的,大太多就毫無意義了,因為輸入的信號信噪比才60db,后續處理引入的噪聲只會使信噪比更差!用過采樣等數字信號處理方式提高信噪比是有限度的、往往只對白噪聲起作用:
為省錢,我們把ADC信噪比選為68-70db
合適的ADC的分辨率基本都是12位的,非選個16位以上的ADC,除了浪費錢,毫無 意義,關鍵是要修改你前級放大器設計,讓60db變成70db,這時提高ADC的有效位數才有意義,那么如何從60db提高到70db?這就需要計算設計放大器的噪聲、SNR。。。
-
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45文章
14024瀏覽量
215590 -
信噪比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2瀏覽量
28923 -
碳膜電阻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8530 -
ADC芯片
+關注
關注
3文章
82瀏覽量
20576 -
熱噪聲
+關注
關注
0文章
46瀏覽量
82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放大器噪聲的來源

為精密 ADC 尋找合適的低噪聲放大器
簡述激勵放大器與 ADC 之間的噪聲規格關系
低噪聲設計與最佳放大器選擇
放大器的噪聲

RF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