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3年智能制造企業招聘計劃顯示,智能制造行業在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單位就業中占比逐年攀升,從去年的5%增長到今年的8.5%。技術類職位的需求比例超過70%,智能制造設備供應鏈相關的職位需求也增長顯著。然而智能制造快速發展促進了就業的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各種的擔憂
崗位失衡與轉型挑戰
隨著智能制造的崛起,傳統制造業是否會急劇萎縮,從而造成大量普通工人失業?另一方面,智能制造是否能夠創造足夠的新工作崗位,以滿足大學生就業的需求?在產業結構轉型中,如何平衡現有技能與新技術之間的差距,確保就業機會不被淘汰?
在我們追求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同時,首先要明確:智能制造不是黑燈工廠或者是無人工廠,而是人、機器人以及設備合理分工、協同工作,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其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且不可或缺。企業需要采用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工具和生產新的產品。(工業互聯網)
技能斷層與教育調整
在智能制造領域人們熱切地關注其在降低人力成本、甚至取代人力方面的潛。然而,這種集關注可能掩蓋了一些更加深遠的風險。
近日,“某高校1.31億科研經費成果轉化率為0”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社會熱議。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在多年前就曾引發社會輿論關注,這些問題凸顯了教育體系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挑戰。
不禁讓人發問?智能制造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是否與大學的教育背景和學生個人能力相匹配?市場對于高度技術化的需求與大學生所學專業本身之間是否存在脫節?如何培養適應智能制造時代的跨學科人才?
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智能制造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工程、計算機科學、數據分析、物聯網等,要求學生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具備實踐經驗。通過實習項目和實驗等方式,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親身體驗智能制造的全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育結構的調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獨立解決的,需要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思考和努力,這里不做贅述。
人機關系與權益保障
自2023年初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領域,國內外各個大廠先后推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產品。時至今日AGI的話題熱度依舊不減,無數人認為自互聯網技術至今我們將迎來另一個技術奇點。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旦人工智能領域完成突破,制造業將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
機器取代傳統制造業中的人類工人?是否會引發勞動力就業權益的爭議?另一方面,如何確保人類在智能制造中仍保持主導地位,避免技術帶來的失控風險?在工業智能機器人與人類工人共同作業的情況下,如何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和人機協作的平衡?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就發現,機器使用越普遍的行業失業率越高,這可能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趨勢。我們一直在探索促進智能化發展和保障勞動力就業權益之間的平衡點。在智能制造發展進程中,另一個共識:人類必須處于主導地位。建立安全監管機制,確保技術在服從人類指導下發揮作用,以便更好地引導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
產業升級與地區發展
地區的發展依靠社會生產力的升級,自疫情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開啟從速度到質量的換擋模式。同時制造業正處于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階段,結合復雜的內部外部環境,我國的制造業升級之路可能并不平坦。
智能制造業的發展是否會導致傳統制造業集中地區的經濟基礎受到沖擊?一些地區是否會面臨失業激增和社會動蕩的風險?智能制造是否能夠促進產業升級,吸引投資,帶動地方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需要采取一系列具體措施。從宏觀角度出發,制定產業轉型政策如“企業上云上平臺補貼”等,鼓勵傳統企業加速向智能制造領域轉型。同時為受轉型影響的人提供技能培訓和就業再培訓,保障基本的生活質量。推動地方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需要吸引高科技企業在傳統制造業集中地區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提升地區的技術含量和產業層次。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轉化,培育新興產業,為地方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智能制造的崛起既為就業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又引發了一系列挑戰。新興的智能制造產業呼喚著高端技術人才,為高校畢業生和從業人員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隨之而來的是傳統制造業技能要求變化和就業不穩定性等問題。我們只有通過適應新的技術需求、不斷學習和創新,協調個人和社會來共同應對這些挑戰,實現智能制造與保障就業率的雙贏局面。
cserver
中服云
數智化產品服務商
智能制造強調通過智能技術和數字化手段提升制造業的效率和質量,而中服云物聯網開發平臺正是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關鍵的支持。
在智能制造中,需要大量的實時數據來監測設備狀態、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等信息。中服云物聯網開發平臺可以將各類設備連接到云平臺,實現數據的高效采集和傳輸,為智能制造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
企業可以通過平臺提供的數字化工具和開發環境,將傳統的生產流程數字化,實現生產數據的可視化和分析,更好地監控生產過程、優化生產計劃,并做出更精準的決策。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44瀏覽量
5576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2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57瀏覽量
62170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3瀏覽量
765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