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8月初,三星電子公布二季度財報,期內銷售額為6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28億元,同比下降22.3%,營業利潤僅為6000億韓元,同比縮水達95.7%。
這張成績單可謂是相當慘烈!據報道,今年1季度,其利潤率就已經跌超95%,2季度不僅沒有回暖,竟然還創下了14年來利潤的新低。
就連之前一直對三星引以為傲的韓媒,也是破了大防,直接調轉炮頭開罵:“簡直是巨大恥辱。”
盤踞全球市場近20年的芯片巨頭,為何說崩就崩?
01對華圍堵遭反噬,萬億芯片巨頭利潤驟減
韓國三星成為全球電子消費巨頭,背后絕對離不開中國市場的加持。
據數據統計,韓對華出口額在20年間翻了162.4倍,三星電子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其芯片、屏幕、手機等業務線,每年從我國便賺走數千億營收。
至2020年,三星等進口芯片企業,順利拿下我國近45%的市場。掌握主動權的三星,開始連番收割,動不動就以工廠失火、停電為由,控制芯片出貨量,屢屢掀起漲價潮。我們也只能被迫接受。僅2021年,我國自韓進口的芯片就高達1629億美元。
在我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以后,三星等跨國巨頭企業,卻絲毫不知感恩,反而干出了一系列吃飯砸鍋的事。
眾多周知,近幾年老美為了遏制我國科技領域的發展,無所不用其極。不光自己下場,還拉上了不少小弟。
在老美的鼓動下,美日荷率先后發布相應措施,對芯片、***等關鍵設備實施嚴格的出口控制。
為了討好老美,三星竟然給出承諾,“10年內不在大陸擴產高端芯片”,企圖從技術封鎖、產業鏈條壟斷,對我國科技產業實施一套“組合拳”,用心狠毒!
本以為諂媚示好就能從老美那里分一些殘羹冷炙,不過這一次,三星卻徹底失算了。2022年底,全球芯片消費市場迎來雪崩式坍塌。
芯企仗著技術橫行霸道的時代走向終結。高端芯片生產出來賣給誰,成了最主要的問題。而由于不斷排擠中國市場,美芯片巨頭的處境可謂雪上加霜。
21世紀經濟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芯美光市值縮水達200億,英特爾、AMD等業績閃崩,自身難保。
中美科技戰打得火熱飛起,三星好處沒撈到,反而深受“池魚之災”。6月上旬,韓統計局數據顯示,三星儲存芯片賣不出去,庫存積壓超過3400億,“每顆都在虧錢”。連韓媒都痛心疾首“是巨大的恥辱”。
02騎虎難下:中企取代三星成定局
兩年前,華為的老任就曾預言,“將來芯片產能過剩,就是全球企業求著我們買”。然而,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即使這些外企巨頭肯放下身段,重新爭取我國市場,也已經晚了。
就在美、韓炮制“圍堵計劃”時,我國芯片廠商已經一路高歌猛進。長鑫存儲、長江存儲等中企僅僅花了幾年時間,便突破了技術障礙。全球十大芯片工廠中,我國迅速擠進了前5,市場份額增速達52%。
連國際存儲芯片的價格都被我們打了下來。
03脫鉤斷鏈,只能是自食其果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市場,我國早已經融入到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之中。老美聯合日、韓,想要將我們排除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之外,后果必將是全球芯片產業鏈的坍塌。
三星電子的神話破滅,更是在警示各方,妄想與自由貿易脫鉤,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如今,我國芯片半導體、工業技術、生物科技等一大批高端產業迅猛崛起,曾經的屈辱與苦難正在離我們遠去。歸根結底,只有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7文章
51335瀏覽量
428062 -
大聯大
+關注
關注
4文章
544瀏覽量
87869 -
三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27瀏覽量
315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戴爾科技Q3營收不及預期 增長依然高達10%至244億美元
大聯大營收2079億!第三季度將是業績高峰
大聯大營收重回2000億元!
聯想集團全年營收568.6億美元
英偉達Q1營收飆升262%,預計Q2營收280億美元
聯電4月營收197億元新臺幣 創下聯電16個月以來營收新高記錄
意法半導體營收大幅下滑,2024年全年營收預期下調
IBM一季度營收144.6億美元 凈利潤16.05億美元同比增長73%
藍思科技2023年營收利潤雙增 營收544.91億同比增長16.69%
商湯科技2023年全年營收34.05億元
北京奔馳2023年營收達224.84億歐元,稅后利潤高達29.99億歐元
營收278.48億元 ams OSRAM公布2023財年Q4及全年業績
![<b class='flag-5'>營</b><b class='flag-5'>收</b>278.48<b class='flag-5'>億</b>元 ams OSRAM公布2023財年Q4及全年業績](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5F/wKgZomXVUoWAJ9_jAABU37tkYTQ17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