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吳嘉敏助理教授)與電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喬飛副研究員)聯合攻關,提出了一種“掙脫”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光電模擬芯片,算力達到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三千余倍。該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據悉,該小組制造了一種叫accel的光電融合芯片。
據清華大學官方消息,在計算能力方面,清華大學攻關團隊創造性地提出的計算框架光電深度融合,從最本質的物理原理出發,電磁波傳播的空間為基礎的光計算和基爾霍夫定律為基礎的純結合了模擬電子計算。“擺脫傳統芯片結構中消耗數據轉換速度、精度和相互制約的瓶頸,物理芯片運算裝置在一枚芯片上突破大規模計算單元集成、高效非線性、高速光電接口三個國際難題,光電混合半導體系統級的計算力較現存的高性能芯片結構提高了數年倍。研究開發組展示的智能視覺作業及交通場面計算中,光電融合芯片的系統級能效(單位能量可進行的運算數),實測達到了74.8 Peta-OPS/W,是現有高性能芯片的四百萬余倍。
據介紹,形象地用交通工具的時間來比喻芯片中信息流的計算時間,該芯片的上市相當于把8小時的京光高速鐵路的時間縮短為8秒。原來,芯片1小時工作所需的電力可以使用500多年。
對此,清華大學戴瓊院士說:“人工智能時代的新的計算的架構開發,是一個頂點,一個定居在現實生活,使之與國家經濟和解決國民的重大要求,是更重要的課題,也是我們的責任。”
在雜志《自然》上發表的論文中說:“該芯片將使新的計算架構比預期更快地進入日常生活。”。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043瀏覽量
435010 -
電磁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478瀏覽量
54390 -
清華大學
+關注
關注
2文章
71瀏覽量
180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清華大學攜手華為打造業內首個園區網絡智能體
2025年開放原子校源行清華大學站成功舉辦
大算力芯片的生態突圍與算力革命
清華大學與華為啟動“卓越中心”專項合作
清華大學DeepSeek指南:從入門到精通

清華大學未央書院一行到訪光峰科技參觀交流
全球首個光電融合算網基礎設施正式開通
博世與清華大學續簽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協議
英諾達與清華大學攜手,共促國產EDA進步
清華新力量,滬上芯征程!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半導體專委會2024思瑞浦迎新日

本源“量超融合先進計算平臺”入選2024算力中國·年度重大成果

熱烈歡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子來武漢六博光電交流實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