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不斷進步和完善。截至9月底,近九成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經覆蓋了充電基礎設施,為廣大車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充電服務。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新能源汽車發展了這么多年,補能的速度一直都是“最”老大難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改善。
最近,華為跨界新能源充電領域,發布了全液冷超充樁設備,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據了解,充電行業龍頭企業特來電已開始著手該領域建設,目前已在全國50多個城市布局了600臺液冷超充設備。
相比于普通充電設備,液冷超充具有充電快、壽命長、全兼容、槍線輕等優勢。其中,充電機的冷卻方式選擇了成本更低的風冷結構,這種結構使得充電機的核心部件充電模塊有更低的能量損耗,從而節省更多的用電成本。
據特來電相關資料介紹,液冷超充并不是單一的大功率輸出機器,而是構建在群充系統下的超充設備,采用了“液冷+群充”的模式。功率分配模塊能合理調度,實現“群管群控,有序充電”,這種模式可以避免給電網帶來風險,同時一些光伏、儲能設備的加入,也能提供多能補充,實現功率池的高效利用,解決大功率充電對電網沖擊的問題。
綜上所述,5分鐘續航300公里的液冷超充技術將成為電車長途出行的新的解決方案。它可以提高充電效率、降低充電成本、延長電池壽命,同時也可以解決大功率充電對電網的沖擊問題。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推廣,液冷超充將成為未來電車長途出行的重要選擇之一。
審核編輯 黃宇
-
充電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2瀏覽量
22875 -
電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3618 -
超充
+關注
關注
0文章
94瀏覽量
1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