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OpenAI的人事風波仍在持續。雖然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X( Twitter)上宣布,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和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以及同事將加入微軟。但Sam Altman是回歸還是去微軟仍不確定。
在微軟宣布Sam Altman將入職該公司后,OpenAI超700名員工在聯名信中指責董事會對Sam Altman的解雇處理不當,要求恢復Sam Altman以及Greg Brockman的職務,否則這些員工將集體辭職。接下來OpenAI人事變動走向還有待觀察。同時這起風波也進一步遷出人工智能技術潛在的風險,需要引起關注和思考。
劇情跌宕起伏,是重回OpenAI還是去微軟?
當地時間11月17日,因ChatGPT而名聲大噪的OpenAI在官網發布新聞稿稱,公司董事會宣布,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將辭去CEO并離開公司,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將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立即生效。
OpenAI給出罷免奧特曼的理由是:奧特曼的離職是在董事會經過深思熟慮的審查程序之后進行的,審查程序得出的結論是,他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始終不坦誠,阻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的能力。董事會不再對他繼續領導OpenAI的能力充滿信心。
同時,OpenAI董事會還表示,公司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 (Greg Brockman) 將卸任董事長,但會繼續擔任公司職務。但布羅克曼隨后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確認將離開公司。
而這只是開始。11月19日消息,OpenAI的投資者正向公司董事會施壓,要求董事會撤銷罷免前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并解除其董事職務的決定。據知情人士透露,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最早可能在當天晚間,就是否重返OpenAI做出決定。
OpenAI首席戰略官杰森·權(Jason Kwon)對此持樂觀態度。杰森·權(Jason Kwon)在備忘錄中稱:“通過決議,我們的意思是讓奧特曼、布羅克曼、雅各布·帕奇科(Jakub Pachocki)、亞歷山大·麥得利(Aleksander Madry)、西蒙·西德(Szymon Sidor)和其他同事重新回到公司?!币驗樵贠penAI董事會解雇Sam Altman之后,員工流失不斷增加迫使董事會考慮改變決定。
到這里,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重回OpenAI的可能性似乎很大。然而,據外媒稱,如果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回歸,解雇他并罷免董事長格雷格·布羅克曼 (Greg Brockman) 的OpenAI董事會可能會離開或進行徹底改革。
或許是關于董事會改革的意見不能談妥。11月20日,OpenAI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告知公司員工,盡管公司高管努力讓被董事會辭退的前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返回公司,但他不會再回到公司擔任首席執行官。
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稱,視頻流媒體網站Twitch的聯合創始人埃米特·希爾(Emmett Shear)將接任臨時首席執行官。
與此同時,令人震驚的消息是,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X(前身為 Twitter)上宣布,剛剛被解雇的OpenAI前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和董事長兼總裁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以及同事將加入微軟,共同領導一個新的先進人工智能研究團隊。
如此一來,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等人離開OpenAI似乎已成定局。不過故事到這里并未結束,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OpenAI公司超過700名員工(公司總員工約770名)簽署聯名信,要求該公司董事會辭職。
信中稱:“董事會解雇前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和前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的做法已經危及了我們所有的工作,破壞了我們的使命和公司。”聯名信指出,微軟公司已保證,只要員工們愿意,OpenAI的所有員工都將在微軟獲得職位。
至此,Sam Altman和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似乎并未確定入職微軟。消息稱,他們仍在試圖回到OpenAI,尤其是在OpenAI至少743人寫聯名信要求讓他們回歸之后。
同時,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他也不清楚Sam Altman被OpenAI董事會解雇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確定Sam Altman最終將回歸OpenAI還是加入微軟。他還表示,無論Altman去向何處,微軟都將與他及團隊繼續合作。
另外,更讓人意外的是,最新消息稱,OpenAI董事會與競爭對手Anthropic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就兩家公司合并的可能性進行了接觸。OpenAI及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和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等人未來的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是利益還是安全,ChatGPT的潛在風險需要引起重視
多方信息顯示,OpenAI此次人事斗爭,源于營利派與非營利派之爭。OpenAI成立于2015年,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奧特曼、布羅克曼等人發起,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去年11月,OpenAI發布聊天機器人ChatGPT,憑借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人工智能的熱潮。
成立之初,OpenAI曾表示該公司是一家非營利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并宣布公司的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2019年,該公司經歷了一次重大轉型,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利潤上限(caped-profit)”公司,即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混合體,股東的投資回報被限制為不超過原始投資金額的100倍。OpenAI的轉型,也促使了馬斯克離開。
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被認為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領導者,他認為OpenAI必須要有一套適用的商業模式,使之成為科技巨頭。在Sam Altman的領導下,OpenAI獲得了大額融資,盈利水平在不斷上升。今年10月,Sam Altman對外表示,因用戶對會話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訂閱,由此讓OpenAI的年度收入持續增長,相較去年增速超46倍,年收入達13億美元(約合94.93億元人民幣),平均每月的收入超過1億美元。
而OpenAI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等人認為,OpenAI的發展不能偏離核心價值,應當造福全人類,而不是股東。伊爾亞·蘇茨克在對外采訪時多次提到AI安全。他曾表示:“ChatGPT背后的神經網絡已經產生了意識,未來超級AI將會成為一種潛在風險?!彼J為Sam Altman可能低估了這種風險。這次罷免Sam Altman,伊爾亞·蘇茨克也起到關鍵性作用。
從某種層面看,OpenAI此次內斗是不是意味著,OpenAI正在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顯露出明顯的危險性。在Sam Altman被解雇之后,馬斯克也在“X”上公開表示:“非常重要的是,公眾應該知道為何董事會如此堅決地做出決定。如果這關乎AI安全,那將會影響整個地球?!?br />
在OpenAI這次人事動蕩中,微軟也扮演者重要角色。微軟是OpenAI的最大投資者,加上今年上半年追加的100億美元投資,微軟給OpenAI的投資金額累計達到130億。
據悉,OpenAI利潤的75%分配給微軟,直到微軟收回其130億美元的投資;OpenAI利潤達到920億美元后,微軟的持股比例下降到49%,剩余部分利潤由其他風險投資者和OpenAI的員工分享;當利潤達到1500億美元之后,微軟和其他風險投資者的股權將無償轉讓給OpenAI的非營利基金。
從微軟的角度來看,它需要保證收益,同時它也談到安全性的問題。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微軟尊重OpenAI的非營利性基礎,也認可需要用安全方式開發和推廣人工智能的理念。
他表示,我們希望確定的是,我們不僅要享受技術帶來的好處,還要從一開始就能應對技術帶來的意外后果,而不是坐等事情發生。
總結
總的來說,OpenAI此次人事風波,源于營利派與非營利派之爭,也是利益和安全性之間的沖突。種種跡象顯示,如今ChatGPT背后的神經網絡已經產生意識,潛在風險明顯。對于OpenAI來說,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需要不斷推進研究推進商用,而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可能需要停止,或者探索更安全的途徑,這兩者的沖突日益明顯。
Sam Altman等人是否回歸的一再反轉,也在于OpenAI及眾多員工擔心利益受損。一些員工正在向Thrive Capital和其他投資者出售股票,而此次風波,可能會使公司商業和股票價值受損。這也是為什么OpenAI眾多員工寫聯名信要求Sam Altman等人回歸。
作為OpenAI最大投資人,微軟在再考慮如何保證利益,如果Sam Altman不再回歸,OpenAI未來的盈利水平若不如現在,微軟從中獲得利潤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小。而微軟給OpenAI總計130億的投資金額,事實上并未一次性注入,后續的利潤分配或許可以重新再談。如果Sam Altman等人離開,入職微軟,微軟也可以繼續進行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
-
OpenAI
+關注
關注
9文章
1140瀏覽量
67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