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檢查內容 | Y/N | 備注 |
常規類檢查項 | 禁止布局布線區域設置是否正確。(注意限高區)增加:晶振,電感,變壓器下方畫好禁布區。 | ||
結構是否更新正確,螺孔大小,接口定位與方向是否正確。對于有疑問的接口方向有沒有與結構工程師確認? | |||
結構是否是最終文件。 | |||
封裝是否經過檢查。 | |||
改版設計時,封裝是否檢查并更新(原點變化導致固定器件偏位等) | |||
有出差工程師自建或臨時替換的封裝有沒有進行復查和更正 | |||
光繪設置是否正確。 | |||
每種電源是否都有來源,寬度是否都滿足載流量。過孔數量是否足夠。 | |||
原理圖和PCB文件網表否是最新的,導入是否一致 | |||
是否有未擺器件、是否有未連接網絡、是否有多余線段 | |||
IPC網表是否對比、并確認沒有斷路和短路存在 | |||
規則設置 | 疊層設置是否正確。(包括正負片)是否有按增加的工藝制作說明進行規則設置 | ||
差分線、單端線等線寬、線距規則設置是否正確。 | |||
高電壓安規設置是否正確。 | |||
等長誤差與最大長度設置是否正確。 | |||
保護地是否設置2mm以上間距。 | |||
是否有把相同分類的網絡全部分配到對應的分組。 | |||
相應規則是否打開。 | |||
如果有隔離盤花焊盤,是否設置正確。 | |||
布局 | 確保結構限高區沒有擺放超過限制高度的器件。 | ||
有順序要求的(如LED,按鍵)是否符合結構要求擺放。 | |||
TVS、ESD保護器件是否靠近接口放置。 | |||
數字、模擬、高速、低速部分是否分開布局。模擬布局是否保證主通路走線最短。 | |||
相同模塊是否相同布局。 | |||
源端與末端匹配器件布局是否正確。 | |||
晶體、晶振及時鐘驅動器擺放是否合理。 | |||
開關電源是否按要求布局布線。(回路是否最小,是否做單點接地) | |||
每種電源電壓電容是否均勻分布。(0.1uf以下小電容每個電源管腳有一個)。 | |||
熱敏感器件是否遠離電源和其他大功耗的元件(測溫器件是否放在合適的位置)。 | |||
繞線電感是否有平行擺放一起。(建議相互垂直擺放) | |||
射頻電路是否考慮一字型或者L型布局。 | |||
隔離器件(如變壓器)前后部分器件要分開布局。 | |||
發熱量大的器件也要相互分開,方便散熱。 | |||
確保禁布區沒有放置器件。 | |||
布線 | 鎖相環電路,REF,電感兩端走線是否加粗。 | ||
信號或者電源孔密集處是否增加回流地孔。 | |||
電源引腳出線是否都有20mil以上或同引腳一樣寬。(包括熱焊盤,上下拉電阻除外) | |||
所有關鍵信號線走線,是否有跨相鄰平面層分割。 | |||
射頻線與天線是否處理正確(加粗控50ohm阻抗,并加上相應的參考面,陶瓷天線按要求挖空,射頻線周邊加屏蔽地過孔。) | |||
模擬走線和不要求阻抗的線(如晶體時鐘線,Reset等)是否加粗8mil以上。 | |||
是否存在多余過孔和線,多余殘樁(Stub)走線。 | |||
是否存在直角和銳角走線。 | |||
是否存在孤銅和無網絡銅。 | |||
有極性器件是否正確。(特別注意二極管、極性電容、ESD、LED等) | |||
布線拓樸結構是否合理。 | |||
隔離器件(光耦、共模電感、變壓器等)是否做隔離或挖空處理。 | |||
靜電保護地,保護地與工作地是否已做隔離設計(至少相隔2.5mm) | |||
電源模塊、時鐘模塊是否有信號線走過,特別是開關電源電感下不能穿線。 | |||
相鄰信號層是否有平行走線。平行走線必須錯開或者垂直走線,不可以重疊。 | |||
差分線和重要信號線換層處是否加有回流地過孔。最好對稱加上兩個回流地孔。 | |||
對敏感信號是否進行了地屏蔽處理,每500mil是否有一個過孔。 | |||
多層板板邊是否每150mil加有屏蔽地過孔。 | |||
平面層是否有通孔隔離盤過大造成平面割斷導致電源平面電流不足。 | |||
電源平面與地平面比較是否有內縮。 | |||
平面層各塊電源網絡是否都有花盤連接。 | |||
IC與連接器是否都有電源和地管腳且加粗走線。 | |||
發熱量大器件鋪銅面積是否足夠大。是否在表層有加上散熱開窗的銅皮。 | |||
金手指上是否有鋪銅,內層鋪到金手指焊盤的一半的位置,金手指上是否有整塊阻焊。 | |||
器件(電阻電容電感等)引腳中間是否有過線。 | |||
表層空白處是否有鋪銅處理。 | |||
兩層板正反面地是否連接良好。特別注意電源和地在換層的地方過孔是否滿足載流能力。 | |||
串口芯片(例如232、485、429、422)部分電容走線是否加粗。 | |||
時鐘電路(包括晶體、晶振、時鐘驅動器等)的電源是否進行了很好的濾波,對于時鐘走線不能殘樁(Stub)。 | |||
做等長時,是否確保每個信號分組中的每一根網絡都做到的等長。 | |||
重要信號線是否優先布線,走在最優布線層。 | |||
電源平面壓差較大時,隔離帶是否相應加寬。 | |||
同組高速信號線的過孔數是否最少且個數一致,盡量小于2個過孔。 | |||
輸出產生文件檢查 | 確定SMT器件是否有開鋼網和所有器件開阻焊層。 | ||
阻焊開窗是否與表層鋪銅一致。 | |||
確定器件字符及絲印標示方向是否正確,是否有干涉和文字錯誤上焊盤現象,器件1腳標示是否正確明顯。 | |||
走線線寬是否與生產說明一致。 | |||
非金屬化孔焊盤是否設置正確。 | |||
板上標注是否正確。(包括Drill層說明及誤差標注) |
文章來源: 硬件十萬個為什么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PCB設計
+關注
關注
396文章
4755瀏覽量
886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一周帶你看懂電路圖
教你看懂電路圖
電源電路單元
一張電路圖通常有幾十乃至幾百個元器件,它們的連線縱橫交叉,形式變化多端,初
學者往往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開始, 怎樣才能讀懂它。其實電子電路本身有很強的規律
發表于 03-03 15:05
DLP3010+DLPC3478開機是一張splah圖片,是否可以通過更改固件讓開機就進入internal pattern mode進行投圖呢?
DLP3010+DLPC3478目前開機是一張splah圖片,是否可以通過更改固件讓開機就進入internal pattern mode 進行投圖呢,同時trigger也默認配置。
因為DLP4500通過更改ini文件是可以做到這樣的,我想實現和4500
發表于 02-26 07:49
用DLP4500燒錄9張8bit位深度的相移圖,3張合成了一張24bit,結果每一張24bit都重復投射三次,這是為什么?
你好,吳工,用DLP4500燒錄9張8bit位深度的相移圖,3張合成了一張24bit,結果每一張24bit都重復投射三次,想問下這是為什么
發表于 02-24 08:00
DLP4710一張張加載圖片顯示這個速度是否能夠更改?
工程師您好,DMD一張張加載圖片顯示這個速度是否能夠更改?在DMD上加載圖片顯示目前只能6幀/s。如果需要提高速度應該從哪里去考慮?謝謝回答。
發表于 02-21 12:12
HDMI模塊的PCB設計
在前面各類設計的理論講解、設計實操講解、以及軟件操作的講解的過后,粉絲后臺反饋想結合前面三種類型進行整體學習—模塊設計,本期推出第一章HDMI模塊的PCB設計,后續會繼續更新各類模塊的PCB設計教學,以及
如何理解PCB設計的爬電距離?
一站式PCBA智造廠家今天為大家講講PCB設計爬電距離要求與走線規則有哪些?PCB設計爬電距離要求與走線規則。在PCB設計中,爬電距離和走線規則是關鍵的
PCB設計與PCB制板的緊密關系
。以下是它們之間的關系: PCB設計與PCB制板的關系 1. PCB設計: PCB設計是指在電子產品開發過程中,設計工程師使用專業的電子設計軟件創建電路板的布局和連接。在
基于熱性能的NIS(V)3071 PCB設計考慮因素
單片電子保險絲(eFuse)NIS(V)3071能夠提供高達10A 連續電流,在設計它的PCB時熱性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設計PCB熱特性時,需要考慮eFuse的兩種工作模式:軟開關開

原來手機SIM卡的PCB設計是這樣的!
SIM卡的尺寸和形狀 ,以及與 其他PCB的相對位置和間距 。合理的拼版設計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和質量。
04、標記和標注
標記和標注是DFM的重要因素之一。在SIM卡的PCB設計中,需要
發表于 07-09 10:29
天線PCB布局的設計考慮因素是什么?
我想達到 esperessif 的 ESP-12E 模塊的最大射頻范圍。該模塊使用 PCB 蜿蜒倒 F 天線 (MIFA)。主機模塊PCB布局的設計考慮因素是什么?
1) 我應該將
發表于 07-08 06:05
PCB設計的EMC有哪些注意事項
是否滿足ESD或者EMI防護設計要求,撇開原理圖設計,PCB設計一般需要我們從PCB布局和PCB布線兩個方面進行審查,接下來為大家介紹關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