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星電子晶圓制造部門主管崔時榮在2023年國際電子設備會議上表示,其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泰勒市新晶圓廠生產時間將由原定的2024年延遲至2025年。該工廠預計最早在下半年開始生產第一批晶圓。
早在2022年5月,三星就表達了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建芯片代工廠的意愿,初始投資設定為170億美元,后追加至250億美元。該工廠將配備極紫外光刻機,瞄準5nm制程芯片生產;而如今在奧斯汀的三星晶圓廠只能處理14nm制程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市政府為三星提供了豐厚的土地稅收優惠政策,相當于估計房產稅的92.5%長達十年。下次十年內,這一比例減少到90%,最后一個十年降至85%。另外,新建物業還可享受到10年92.5%的稅款減免及墊付開發審查費的待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晶圓廠
+關注
關注
7文章
628瀏覽量
37976 -
5nm
+關注
關注
1文章
342瀏覽量
26137 -
三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09瀏覽量
315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大幅削減2025年晶圓代工投資
近日,三星電子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將大幅削減其晶圓代工部門在2025年的設施投資。據透露,與上一年相比,此次削減幅度將超過一半。 具體來說,三星
三星2025年晶圓代工投資減半
近日,據最新報道,三星計劃在2025年大幅削減其晶圓代工部門的投資規模,設備投資預算將從2024年的10萬億韓元銳減至5萬億韓元,削減幅度高達50%。 此次投資削減主要集中在韓國的兩大
三星電子1c nm內存開發良率里程碑推遲
據韓媒報道,三星電子已將其1c nm DRAM內存開發的良率里程碑時間推遲了半年。原本,三星計劃在2024年底將1c nm制程DRAM的良率提升至70%,以達到結束開發工作、順利進入
三星2025年二季度將量產三折疊手機
近日,韓媒The Elec發布了一篇博文,披露了三星在智能手機領域的一項新動向。據該報道,三星計劃在2025年第2季度正式量產其首款
三星顯示加速8.6代IT OLED量產計劃,預計2025年底前實現
近日,三星顯示在第三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透露了其8.6代OLED產線的最新進展。公司表示,面向IT領域的8.6代OLED產線的主要設備已經完成,目前正按計劃進行,原計劃于2026年實現量產
三星暫停兩大晶圓廠建設計劃
三星電子近日宣布全面延后其位于韓國平澤的第四座晶圓廠(P4)及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的第二座晶圓廠的動工及發包計劃。這一決定標志著
三星預測HBM需求至2025年翻倍增長
三星電子近期發布預測,指出全球HBM(高帶寬內存)需求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據三星估算,到2025年,全球HBM需求量將躍升至250億GB,較今年預測的120億GB實現翻番,這主要得益于人
三星平澤P4/P5芯片工廠建設延期至2026年
三星電子近日宣布,其位于韓國平澤的P4/P5芯片工廠建設計劃將發生重大調整,原定于加速推進的項目現已決定推遲至2026年。這一變動旨在優先保障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
英特爾德國晶圓廠建設受阻:開工延期至2025年,量產或推遲至2030年
的重要舉措。然而,這一雄心勃勃的項目近期卻遭遇了多重挑戰,導致其開工時間一再推遲,量產時間表也蒙上了陰影。
三星電子美國芯片工廠項目投產延期,投資額增至250億美元
在全球芯片制造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三星電子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的芯片工廠項目卻遭遇了投產延期的挑戰。這一備受矚目的項目,原計劃于2024年投入運營,但最新消息顯示,其全面啟動生產的時
三星電子美國芯片工廠推遲至2026年投產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三星電子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投資的芯片工廠項目遭遇投產延期。這座備受矚目的新工廠原計劃于2024年投入運營,為全球芯片產業增添重要力量。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該
三星擬升級美國晶圓廠至2nm制程,與臺積電競爭尖端市場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韓國科技巨頭三星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決策。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已決定推遲其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泰勒市新
美政府將向三星電子提供巨額補貼,助其在得州泰勒市擴大業務
有關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此舉是為了支持三星建立四家位于得州的廠房,分別包括原定于2021年的造價高達170億美元的晶圓廠及其他三個執行組件、研發中心。
三星或將在德州半導體投資增至440億美元
三星在德州的半導體投資計劃確實有了顯著的增長。據報道,三星計劃將其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泰勒市的半導體投資增加至約440億美元。
三星電子泰勒工廠投建斥資47億美元,影響整體規劃
三星電子泰勒晶圓廠自2022年夏季以來一直積極投入建設工作,預計年內竣工并開始生產第四代納米級芯片4nm產品。依此計算,至20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