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的變化,日本致力于重獲半導體制造業領導權,政府計劃提供高達生產設施投資費用50%的資助,以期吸引國內外投資。然而,相較之下,韓國提供的僅限于稅收優惠,因此,韓國業界擔心其半導體生產效率在未來10年內可能會被日本趕超。
據報道,美光公司正在日本廣島興建DRAM工廠,已得到來自日本政府約39%的投資額補貼,其預期的成本競爭力由提升5%-7%。在半導體設備投入大量資金的情況下,除了技術實力和大規模生產經驗外,資金補貼也是一個有力的競爭力因素。美光的目標是到2025年在日本實現最先進的存儲芯片“1γ(Gamma)DRAM”的生產。
此舉引發韓國業界憂慮,作為全球DRAM市場份額居次席的美光有能力以日本生產基地威脅韓國三星、SK海力士。
臺積電制造公司正在享受日本方面的資助金,其位于熊本縣的首座工廠中41%的設備投資額已得到援助。根據分析,日本的資助使該廠的成本競爭力提高了10%。日本決定進一步提高臺積電在日本設立二、三廠的補貼率至50%。此外,日本熊本縣、熊本大學和九州大學于12月26日共同簽署協議,將在半導體領域加大科研和人才培養力度,為臺積電生產提供人才保障。據KAIST電氣電子工學部教授金正浩指出,如成本差異不斷拉大,同樣能改變這場競爭的局勢。
日本政府已將半導體列為“特定重要物資”,設定目標在未來實現2nm及更為先進制程芯片在本土的批量生產。除現金資助外,還為Rapidus、Kioxia等本地企業提供多層級的支持。這是一種吸引跨國企業和加強國內市場力量的“雙軌戰略”。
反觀韓國,迄今為止未推出針對半導體設施投資的現金支持政策。盡管2023年3月稅收特例限制法修正案增加了大企業設施投資額的稅額減免比例至15%,但這項政策將于2024年12月到期。單從日本的補助金和韓國的稅收減免政策對比來看,美光和臺積電在韓國設廠的吸引力并不高。韓國的法人稅率、最低限度稅等稅負較重,因此相對競爭對手而言,其吸引力有所降低。
對半導體行業的高層人物來說,“只看數據的話,即使是韓國企業在日本設廠也可能更具優勢”,并呼吁韓國政府應在經濟安全上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348瀏覽量
230282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37瀏覽量
184964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30瀏覽量
1685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韓國對華半導體出口銳減23.5%,貿易逆差現象引發關注

調查稱韓國半導體技術全面落后中國
日本半導體設備,賺翻了
韓國計劃建立“韓積電” 助力半導體產業發展!

10萬億,日本投向半導體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韓國半導體原材料依賴中國加劇,本土化努力面臨挑戰
韓國半導體出口額將達到百億美元
日本半導體設備公司排名
為重振半導體市場地位,八大日本巨頭砸高達5萬億
韓國6月半導體出口額創新高,同比增長51%
韓國半導體出口強勢回升,領跑全球科技貿易
韓國籌劃622萬億韓元半導體補貼計劃,吸引國內外中小企業強化產業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