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在美國舉行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是全球高科技集體亮相的舞臺,也是中國高科技產品走出國門的一個重要窗口。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CES期間,九號公司攜旗下全新一代賽格威智能割草機器人Segway Navimow i 系列和公司短交通新物種E-bike等新品,及新近發布的ORV全地形車、聯合英偉達發布的自主機器人平臺Nova Carter AMR等多款面向短交通和服務機器人場景的立體化產品矩陣集體亮相這個國際大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公司首款家用服務機器人,由九號公司旗下控股公司未嵐大陸獨立研發的賽格威智能割草機器人在完成歐洲市場落地后,也將借由本屆CES,進一步打開北美市場,有望重塑全球割草機器人市場格局。而公司新入局的E-bike領域,也有望通過更懂用戶需求的智能化產品體驗,推動行業進入智能2.0時代。
不過,在全球消費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九號公司高調亮相國際舞臺,對于中國創新企業走出國門,提振國際市場消費熱情,具有那些價值呢?
新物種集體亮相美國CES,九號為行業樹立新標桿
記者注意到,除本屆CES,九號公司此前也曾多次參加CES,從歷屆參展情況來看,九號公司每次都會帶來標桿性的科創成果。
如2016年參展時九號公司便帶來可供二次開發的九號機器人,顛覆了市場對機器人開發模式的認知。2020年的CES,九號公司則帶來首款智能電動兩輪車,及造型前衛頗具未來感的短途出行工具Segway S-Pod,前者推動我國智能電動兩輪車從“功能機”進入“智能機”時代,后者則打開人們對未來短途出行的想象空間。
如今,在CES 2024上,九號公司帶來新一代智能割草機器人,以及新物種E-bike產品,或再度引領行業發展潮流。
事實上,全球割草機行業經過20余年發展已相當成熟,但行業智能化程度不高,割草機器人市場占比不足5%。近年來,隨著家用服務機器人的全球火熱,以及九號公司率先完成無邊界、規劃式割草機器人的商業交付,市場對割草機器人也表現出更高接受度。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割草機市場將達395億美元,其中割草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億美元,增速超行業平均水平,滲透率超10%。
歐洲和北美則是全球最主要的兩大割草市場,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目前,九號公司已經完成歐洲市場布局,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未嵐大陸已在歐洲27 個國家開展智能割草機器人的銷售。此番借由CES 2024,九號公司將進一步打開北美市場,持續深入智能割草機器人的全球化布局。
有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智能割草機器人作為主要面向C端的家用類服務機器人,隨著Navimow在歐洲市場大范圍應用,以及在北美市場的落地,該產品本身對于家用割草場景的降本增效價值,有望在全球范圍掀起一股智能割草機器人的應用潮流,毫無疑問,九號公司作為無邊界割草時代的標桿企業,便是這股潮流的風向標。
而在E-Bike領域,市場已經度過培育期,正進入百家爭鳴的上升期。九號公司憑借在電動滑板車、智能電動兩輪車等短交通產品線成熟的技術和供應鏈體系,以及全球千萬級短交通用戶運營經驗,也將為行業樹立新標桿。
從九號公司現場公布的產品信息來看,九號公司的賽格威E-bike產品打破了傳統“自行車+電機”簡單粗暴的硬組合,而是根據用戶實際應用場景,主動感應不同路況,自適應調整電機最佳輸出功率,保證穩定舒適的騎行體驗。值得一提的是,賽格威 E-bike還支持與健康監測設備集成,可根據用戶身體狀況調整性能,更好地適應個人偏好,多功能儀表盤,則能實時掌握多種騎行狀態參數,從而更好的為騎行助力。
可以預見,隨著九號入局,其技術實力和產業鏈優勢,以及全球品牌價值,或將在這個并不算新的領域通過智能化技術和整車自研的生產工藝,推動行業實現新的變革。
九號加速全球化,持續為中國高新企業出海貢獻中國樣本
從產品緯度來看,九號公司全球化市場策略逐漸清晰,即以短交通和機器人為核心賽道,不斷拓展和深入產品矩陣,在大的業務版圖架構下,爭取在每一個細分品類做到行業第一,并從產業視角,通過技術革新、標準制定、市場需求發掘和培育等,為行業打開新的增量空間,并向全球化的高價值鏈進發。
到目前,九號公司已經在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平衡車領域占據全球主要市場份額;公司2019年底入局的智能電動兩輪車,也于2022年做到我國智能電動兩輪車銷量第一,并于2023年8月完成國內累計出貨量超200萬臺里程碑,是行業最快達到該成就的品牌;公司智能割草機器人則率先完成無邊界、規劃式割草機器人的商業落地,引領行業進入智能化的割草新時代。
這就解釋了為何九號公司所選品類并非新興領域,甚至已是紅海,卻仍能實現快速突圍,走向引領。因為九號公司從入局之初,便是帶著把行業重做一遍的思路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而非簡單的賣貨。
這對中國高新企業出海頗具樣本價值,但對企業硬實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要知道市場層面的競爭可以用價格抹平,但技術層面的競爭卻需要硬實力支撐。而且隨著國際化競爭持續深入,如果沒有專利保障,缺乏技術支撐,產品力難以迅速跟上時代發展,企業就會在國際市場寸步難行。
從九號公司披露信息來看,其在研發創新方面幾乎是不計成本。
從2018年至2022年,五年間其研發投入超20億,僅2022 年的研發投入就達 5.83 億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發人員超1300人,占比近40%,累計獲得的全球性知識產權也達到4300多項,包括自平衡控制技術、人機互聯技術、HIAS前燈技術、可調阻尼減震技術等多項行業領先,甚至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領跑同行業。
艾瑞咨詢也在報告中顯示,僅九號公司所轄電動兩輪車品類,截至2023年2月,其累計申請技術專利就達1985項,行業排名領先。 其中,發明專利458項,排名業內第一,并在高質量技術(尤其是軟件、智能化技術)上具有較強的領先性。
“我們最開始起的英文名就是‘Ninebot’,‘bot’這個后綴便是公司機器人基因的表達。所以從公司創立之初到現在,‘機器人’一直貫穿始終,并賦能公司各產品線,驅動我們不斷加大科創投入”, 在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看來,“從早期創業,到現在業務上的一些細分發力點,我們內心的機器人之火是沒有滅過的,這是我們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除了技術硬實力筑底,從經營層面來看,九號公司從成立之初便聚焦全球市場。在2015年全資收購平衡車鼻祖Segway公司后,不僅獲得其技術加持,也拿下這個具備全球影響力的短途出行高端品牌,由此形成以“Ninebot九號”和“ Segway賽格威”為核心的雙品牌布局。
其中,Segway賽格威代表專業的產品、技術和探索精神,在全球市場尤其是歐美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知名度。Ninebot九號定位創新科技、年輕潮酷,是大眾出行產品的中高端創新者,致力于讓更多人享受到創新綠色出行的樂趣,在中國、俄羅斯、日韓等具備較高知名度。
在技術、市場、品牌和背靠中國成熟供應鏈體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下,九號公司全球化發展持續加速,如今已成一家業務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入網用戶超1400萬人的國際化企業。公司財報也顯示,2023年上半年,九號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占比已達47.75%。
由此回看九號公司的全球化發展并非簡單的賣貨,而是一條具備獨立研發能力,擁有自主品牌和定價權,甚至可以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高價值鏈路。正是在九號公司等一眾企業的推動下,中國高新企業的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并持續改寫全球市場消費邏輯,“走出去”也成為當下中國高新企業發展的主旋律。
手記:
中國高新企業為何要“走出去”?
首先,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全球消費市場進入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新時代。中國高科技企業在研發投入和產品影響力方面,均不輸于歐美發達國家。甚至在諸多方面保持領先,因此,在產品和技術都占據優勢的中國企業,紛紛開啟全球化,九號公司就是最為典型代表之一。
其次,中國高科技企業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內卷不斷加大。中國第一陣營科技企業開始探索新方向,以產品為本、以技術為導向,力爭在為全球化新消費市場分得一杯蛋糕。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最主要的消費輸入和輸出國,而且在人工智能、機器人、5G、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時下前沿技術上的積累,中國智造在國際上的公信力和話語權也在與日俱增,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升,這時候開啟國際化可謂四兩撥千斤。
最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參與了國際化競爭,才能提升中國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華為、聯想,還有后起之秀小米、大疆,都是通過國際化熔爐,讓自己不斷強大。九號公司也在此過程中,專注在短交通和服務機器人領域,成為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有一股新生力量,為全球短交通和服務機器人市場樹立了新標桿。
審核編輯 黃宇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772瀏覽量
209003 -
CES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32瀏覽量
710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匯川技術榮登2024福布斯中國出海全球化旗艦品牌TOP30榜單
晶科能源蟬聯“2024福布斯中國·出海全球化”榜單
九號公司與寶馬集團攜手合作,共創新型電動兩輪車
中微公司第四次榮膺2024福布斯中國創新力企業50強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
英銳恩科技引領微控制器MCU技術創新,賦能多元化應用!
飛凌嵌入式技術創新日(深圳站)精彩回顧
珠海泰芯榮獲2023年珠海高新區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創新參與企業獎
會員風采!華秋電子——致力于“為電子產業增效降本”的數字化智造平臺
華勤技術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授牌
奧拓電子榮登“202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創新成就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