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加碼激光雷達,智駕第一傳感器地位穩固!全國首張L3級智駕測試牌照,中國汽車王者的智駕黑科技來了!傳感鏈等技術壁壘最高! 昨日(1月16日),比亞迪夢想日發布會舉行,發布了整車智能戰略,作為中國汽車扛把子,比亞迪智駕似乎姍姍來遲。 比亞迪整車智能化架構被命名為“璇璣”,由“中央大腦”、車端AI和云端AI,車聯網、5G網、衛星網,及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組成。并展示了蓋整車智能、智能駕駛、智能泊車、智能座艙等一系列技術。 其中“黑科技”滿滿,譬如“中央大腦”主控芯片,比亞迪采用自由組裝的模塊結構,理論上里面的SOC可以更換!可能隨著芯片選裝更換帶來算力提升,車的智駕能力也能獲得提升,而且智駕系統兼容性好,能夠覆蓋各個級別車子的主控芯片搭載,做到一次開發、全系部署。 此外,兩端AI和三網方面,比亞迪開發1000甚至2000T FLOPS的算力芯片,還自建了AI超算中心,并且從車聯網、5G網絡、衛星網絡等三個方面解決汽車聯網 問題。 ?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電動化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基礎,智能化“不是敲敲代碼就行了”,如果沒有電動化的堅實基礎,智能化就是危房,說倒就倒。 而汽車電動化的基礎,就是璇璣架構的四鏈——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這四鏈是比亞迪璇璣架構系統壁壘最高的根基,看似不起眼,但卻最需要技術積累。 傳感鏈等四鏈的作用就是實時獲取車輛各維度狀態信息,并將這些數據反饋到一腦兩端,然后根據反饋將需要執行的操作傳遞、實行。 這要求汽車整個鏈條的部件和數據流高度統一,如果是一個由供應鏈技術拼湊來的車子,零部件來自不同的供應商,數據流就很難統一,更別說執行指令了。 ? 據王傳福介紹,比亞迪的L2級智能駕駛搭載量已突破260萬臺,“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量產交付,還成為全國首個獲得L3級測試牌照的汽車企業——早在2023年7月就已經獲取,不得不說比亞迪的營銷確實稍微落后了。 最值得關注的是,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將在2024年推出多達10余款搭載激光雷達的智駕車型,激光雷達作為智能駕駛的最關鍵傳感器之一,獲得比亞迪這位中國汽車王者的認可,憑借比亞迪的龐大出貨量和市場影響力,激光雷達的智駕市場地位進一步穩固。 作為技術狂魔,比亞迪自研激光雷達的消息已不是第一次被媒體披露,據2023年消息稱:“為自主掌控核心部件、確保供應鏈安全可靠,比亞迪正在全面加大激光雷達的自研投入力度” ▲來源:網絡 ? 據悉,早在2021年,比亞迪就將目光投向了自動駕駛領域,與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簽訂了投資和戰略合作協議。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方,在旗下多款車型都采用了速騰聚創的M系列激光雷達,并借助這家企業領先的激光雷達技術,讓自家的車型在技術領先性上更進一步。譬如比亞迪仰望U8搭載的激光雷達,即來自速騰聚創。
汽車傳感器全棧布局!比亞迪帶動,國產紅外傳感器、4D毫米波雷達或成新增長點! 比亞迪智駕技術的底座——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首先關鍵是傳感鏈,據比亞迪集團副總裁、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 介紹,比亞迪智駕的傳感鏈除了慣導傳感器、電機旋變傳感器,轉速轉向傳感器、胎壓傳感器等外,還包括了對天氣氣候、地域環境等的感知,是全場景、全天候、全地域的整車全傳感器大融合。 ? 在傳感鏈中,除激光雷達、視覺傳感器外,比亞迪還特別介紹了在智駕中引入的兩個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提供更強的夜視能力;4D毫米波雷達——提供更強、更遠的探測距離。 這意味著,后續紅外傳感器、4D毫米波雷達或許在比亞迪智駕車型中將大規模應用,成為比亞迪智駕標配,將利好這些傳感器的生產企業。 此前,受益于比亞迪汽車銷量的增長,安培龍、開特股份等國產傳感器企業業績迎來大幅增長,并順利登陸中國A股,相關信息參看《比亞迪都是最大客戶,這條賽道國產替代加速!》 ? 中國第四大圖像傳感器廠商?低調的技術狂魔,自研+投資兩條路走,比亞迪的車規級傳感器產業布局 在比亞迪的璇璣智駕系統中,傳感鏈是首當其沖的關鍵節點,而這里面,傳感器是最重要的基礎部件。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誠曾表示,“汽車是長了腿的超級智能手機”,手機只有十幾個傳感器,汽車則有三百至四百個傳感器。 作為新能源汽車王者,比亞迪認為汽車感知是未來智能汽車的重要能力,十分看重各種汽車傳感器的研發。
比亞迪自研的基因,來自于其2003 年進入造車領域,因為規模小,沒人愿意做配套產業,只能自研開始。據了解,除了輪胎、玻璃和少數標準件之外,比亞迪配套自產大量零部件,甚至座椅、雨刮器這種配件,都部分或者全部自產。 汽車傳感器種類多達數十種,且許多汽車傳感器研發難度較大,短期內難以為功,因此比亞迪的汽車傳感器布局分兩條路走,即:自研+外供。 以云輦系統為例,據媒體披露,比亞迪云輦系統由電磁減振器及螺旋彈簧+控制器+傳感器+中央控制單元等一系列零部件構成,其中,輪速傳感器外采自博世和一家內資供應商;高速、加速度、車身姿態傳感器弗迪自己可做,當前主要外采自金馳,與保隆、斯沃博達有接觸。 在傳感器的自研方面,主要有旗下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和弗迪科技為主。 ▲比亞迪汽車供應鏈,來自方正證券 ? 比亞迪半導體曾一度沖擊深交所創業板IPO,后因產能問題,亟需提升晶圓產能,等不及IPO而“霸氣”撤回。 比亞迪半導體的傳感器業務是其四大主要業務之一,據招股書顯示,主要有CMOS 圖像傳感器、嵌入式指紋傳感器、電磁傳感器……等種類:
智能傳感器方面,在 CMOS 圖像傳感器領域,公司實現了汽車、消費電子、安防監控的多領域覆蓋及應用,根據 Omdia 統計,以 2019 年中國市場 CMOS 圖像傳感器銷售額計算,公司在國內廠商中排名第四。在嵌入式指紋傳感器領域,公司擁有全面的尺寸種類,在大尺寸嵌入式指紋芯片領域表現優異。
可見,比亞迪半導體在智能傳感器方面表現優異,CMOS圖像傳感器為中國第四大廠商,而其他前三的國產圖像傳感器企業為韋爾股份、格科微、思特威等企業,市值均超過2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半導體還是全球第二、中國第一的 IGBT 功率半導體企業。
弗迪科技是比亞迪于 2019 年底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汽車電子和汽車底盤,也是比亞迪體系內另一重要的傳感器自研主體,前文提到的加速度、車身姿態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弗迪科技自己即可生產。 在2023年,弗迪科技發布了全球首款基于DDMA(多普勒分集發射)波形的毫米波雷達,并實現了4D成像雷達、智能車門雷達、艙內活體檢測雷達等的量產。據悉,弗迪科技于2016年組建該毫米波雷達研發團隊,2022年底出貨量突破百萬顆,目前已承接了比亞迪角雷達全部份額。 ? 除自研外,比亞迪也積極投資傳感器產業鏈企業,部分比亞迪投資的傳感器企業有: ? 明皜傳感,成立于2011年,主要從事MEMS傳感器芯片的研發、銷售,常年位列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名單,中國MEMS產業的領軍企業,明皜傳感車規級MEMS加速度計已向東軟集團批量供貨,并已導入比亞迪等汽車級客戶。目前,明皜傳感正在進行科創板IPO。相關信息參看《小米比亞迪投資的這家MEMS企業IPO了!》 深迪半導體,成立于2008年,是中國首家研發設計商用消費級和汽車級微機電系統(MEMS)陀螺儀系列慣性傳感器的公司,2023年12月據工商信息顯示,比亞迪入股深迪半導體。 速騰聚創,成立于2014年,國產激光雷達領軍企業,2024年1月5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達上市企業,相關信息參看《全球市值最高激光雷達企業!》 當前,國產激光雷達企業迎來量產爆發的時刻,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圖達通等國產企業2023年銷量均突破100000+臺,國產傳感器企業占據當前全球約70%左右市場份額。 據Yole《2023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與技術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禾賽以近50%的市場份額連續兩年穩居全球車載激光雷達總營收榜首,并且其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42%進一步擴大至47%。圖達通則依靠蔚來汽車的持續出貨,以15%的市場份額奪得第二名,法雷奧、速騰聚創分別以13%、9%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第四。 ▲來源:Yole ? 結語 隨著智駕、智能座艙等汽車智能化功能的到來,算力、AI等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汽車智能化的基礎是汽車電動化,這依賴于遍布于汽車的各種傳感器。隨著智駕的爆發,對各種車規級傳感器的需求將更加旺盛。 比亞迪強調了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作為璇璣智駕系統基石的重要性,并通過旗下比亞迪半導體、弗迪科技等公司,自研CMOS圖像傳感器、4D毫米波雷達甚至是激光雷達等多種傳感技術。 隨著比亞迪宣布更多激光雷達量產車型的推出,再次為火熱的國產激光雷達賽道加了一把火,2024,國產激光雷達出貨量大爆發勢不可擋。 在比亞迪、華為等下游鏈主企業的帶動下,傳感器等上游關鍵基礎零部件產業有望在2024年繼續迎來高速發展。 審核編輯 黃宇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329瀏覽量
5435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53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28瀏覽量
1904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