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工汽車網獲悉,2月22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今后將加強與各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低碳發展合作,推動構建公平、穩定、包容、便利的汽車貿易環境。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勁增。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177.3萬輛,同比增加67.1%。但新能源汽車在熱銷海外市場的同時,也引發一些貿易摩擦。去年,歐盟已掀起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市場,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深受各國消費者認可,出口規模逐年提升,為推動全球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何亞東這樣說道。
九部門,聯合出臺
2023年,新能源、智能化,催動汽車革命向深層次躍進。作為最大汽車出口國,“中國制造”汽車的成色越來越濃重,激勵國產品牌持續不斷地努力,也將惠及全球消費者和特斯拉這樣來華建廠的外資品牌。
然而,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模式仍然以整車為主,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顯現。
為此,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導推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
何亞東指出,《意見》以符合世貿規則為原則,從6個方面提出18項政策舉措。這些舉措包括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健全國際物流體系、加強金融支持、優化貿易促進活動、營造良好的貿易環境和增強風險防范能力等等。
一、在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方面。提出鼓勵海外研發合作、提高海外合規經營能力、因地制宜加強與海外相關企業合作、加強海外維修等售后能力建設、積極培養國際化人才等5條措施。
二、在健全國際物流體系方面。多措并舉緩解出口車輛在“最后一公里”滯壓問題。提出優化運輸管理、加強運輸保障與服務等2條措施。
三、在加強金融支持方面。提出優化信貸支持方式、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提升企業匯率避險意識與能力、便利人民幣跨境結算等4條措施。
四、在優化貿易促進活動方面。提出積極支持企業開展商務活動、強化公共平臺支撐等2條措施。
五、在營造良好貿易環境方面。提出推動標準國際化和合格評定互認、充分發揮自由貿易協定效能、完善進出口管理政策等3條措施。
六、在增強風險防范能力方面。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產品創造公開、透明、可預期國際貿易環境。提出充分發揮多雙邊機制作用、積極妥善應對國外貿易限制措施等2條措施。
商務部,重點提及
“消費者心態正在發生改變。”
調查發現,即使是發達國家,對中國品牌的偏好度和接受度也非常高,歐洲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達40%左右,有將近30%的用戶認為中國汽車品牌可以和整個歐洲的主流品牌保持同等價位。
中國車企一路“外卷”出海,倚靠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需求方面表現強勁。近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綠色和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因此,綠色產品和環保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
其次,供給方面得到優化。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創新和競爭力都相對較強,產品種類也愈加豐富,供給能力不斷提高。當電動汽車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購車需求有望繼續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走出去”并非易事,其面臨的市場競爭和挑戰更為嚴峻。
為此,何亞東強調,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抓好文件落實和政策落地,完善部門配套措施,健全物流金融等貿易合作支撐體系,加強與各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低碳發展合作,積極構建公平、穩定、包容、便利的汽車貿易環境。
從零起步,到自力更生,到合資建廠,到自主研發,再到彎道超車。
1995年,第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在29年的時間里,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漸發展壯大,取得了震驚世界的速度和高度。
2024年,不管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在質量、技術、供應鏈體系建設、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海外競爭力不斷提升。
根據預測,2024年,中國汽車產業產銷能夠實現穩定增長,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預計可以達到3100萬輛,同比小幅增長3%左右。新能源汽車產銷也將達到1150萬輛左右的規模,增長大概在20%左右。
審核編輯:劉清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877瀏覽量
101250
原文標題:九部門聯合,商務部發聲,大消息!
文章出處:【微信號:zgqcw2018,微信公眾號:中工汽車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助力國產汽車芯片“從有到優”,納芯微出席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上海)論壇

解決方案丨EasyGo新能源系統實時仿真應用
深藍汽車亮相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超級增程2.0技術革新引領市場

奔馳、寶馬、大眾齊發聲:共謀深化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合作新篇章
晶揚電子與航盛電子擴大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
中國新能源汽車7月滲透率首次突破50%
EMS/PCS/BMS/充電樁/逆變器新能源設備處理器選型-米爾嵌入式
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趨勢探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