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的“2023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表彰大會暨中國交通運輸新技術新成果推廣大會”于近日召開,會議對中國交通運輸領域引領科技進步的突出貢獻方進行重點表彰獎勵。由同濟大學、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北京中交興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并完成的《重點運輸車輛行車風險智能監測與主動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政策引導以及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之下,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呈現向好趨勢,但源于重載貨車、“兩客一危”、網約車等重點運輸車輛的交通事故危害,仍不可小覷。一旦出現相關事故,往往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社會負面影響極大。
《重點運輸車輛行車風險智能監測與主動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的著眼點,是將發生在重點運輸車輛的小概率、隨機性強的各類交通事故,與發生概率更高、系統性更強、可有效觀測的行車風險緊密關聯,進而通過技術手段對行車風險進行感知、評估、防控,達到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目的。
一直以來,中交興路以道路貨運安全為出發點,為物流“新基建”筑牢數字基石。立足于物流科技能力APaaS平臺,中交興路自主研發基于雙概率優選算法的高精度軌跡糾偏和補全服務、基于RNN的實時事故發現引擎、基于深度時序網絡的車輛運輸狀態預測系統等,持續激活物流數據要素價值,面向道路運輸安全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創新成果
在此次項目中,中交興路貢獻技術力量,聯合兩方合作單位圍繞駕駛狀態、車輛工況、行駛環境三個維度對行車風險進行量化感知和評估。
在三方共同努力下,項目形成了行車狀態全息采集與多維表征技術、行車風險特征提取與動態評估技術、行車風險靶向主動防控技術三大創新成果,通過提升重點運輸車輛行車定位精度,以及對司機駕駛車輛狀態的精準感知和識別,實現對行車風險的可持續性監測與量化評估,進而構建主動防控系統,對危險或不良駕駛行為進行實時干預,從整體提升駕駛規范性和安全性。
三大創新技術循序漸進、相輔相成,實現了風險要素感知、動態評估、主動防控技術體系化突破。目前,該項目已積累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9項,獲批軟件著作權13件,發表SCI/EI論文61篇。
在項目研究同步開展的應用實踐中,現已面向全國重載貨車,以及“兩客一危”、網約車等車輛,推動行車風險的在途動態監控和主動防控,營運駕駛人道路交通事故率得到顯著降低,并在一些國家級、省市級重大活動中,有效保障重點運輸車輛的行駛安全。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立足于行業優勢,緊盯政策導向、機遇和要求,不僅是交通運輸行業科技發展的集中體現,更是“十四五”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支撐。作為項目參與方及獎項獲得企業,中交興路始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攜手合作伙伴,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為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做出積極的貢獻。
審核編輯:劉清
-
交通運輸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8048 -
中交興路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瀏覽量
156
原文標題:三項創新引領 榮膺中交協科技進步一等獎!
文章出處:【微信號:sinoiov2004,微信公眾號:中交興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