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開發出基于凝集素糖類分子識別的熱泳生物傳感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孫佳姝團隊聯合北京大學藥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等,開發了基于凝集素糖類分子識別的熱泳生物傳感新方法,實現了血漿中細胞外囊泡(EV)聚糖圖譜的快速、高靈敏、選擇性分析,并用于三陰性乳腺癌(TNBC)精準診斷、療效監測與預后預測。
TNBC是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亞型。相比于其他乳腺癌亞型,TNBC惡性程度更高、預后更差。由于缺乏特異性生物標志物,TNBC的臨床診療手段有限。EV攜帶的聚糖在腫瘤演進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新型腫瘤生物標志物具有潛力。由于體液環境復雜、EV異質性強,以及傳統糖類分析方法復雜繁瑣、靈敏度不足,血液樣本中的EV聚糖圖譜測量面臨挑戰。
該研究發展了基于凝集素糖類分子識別的EV聚糖熱泳分析新方法(EVLET)。研究采用熒光修飾的凝集素特異性標記血漿中EV的表面聚糖,通過振動膜過濾去除未結合的凝集素、可溶性糖蛋白和脂蛋白等干擾物質,進一步利用微流控熱泳富集EV并放大與其偶聯的凝集素熒光信號,實現了EV聚糖的高靈敏、定量檢測,且靈敏度比基于凝集素的ELISA高2個數量級。針對TNBC,研究結合生物信息學與實驗手段篩選出一組特異性凝集素探針,利用EVLET獲取臨床血漿EV聚糖圖譜。基于機器學習算法構建EV聚糖特征,研究實現了TNBC精準診斷,且準確率達到91%。在TNBC療效監測方面,EV聚糖特征對疾病進展或緩解的判斷準確率達到96%,并可作為TNBC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的獨立預后因素。上述成果為基于EV聚糖圖譜檢測的非侵入性癌癥管理提供了新方法。
傳感動態
【7180.4米試驗完成!高精度溫鹽深傳感儀器100%國產化】
記者從福建省級創新實驗室嘉庚創新實驗室獲悉,日前,我國自主研發的面向萬米深海應用的高精度溫鹽深傳感儀器(CTD)完成深海比測試驗,最大布放深度達7180.4米。多項海試數據比較結果顯示,其性能比肩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該儀器由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中北大學教授、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薛晨陽團隊歷時兩年自主研發。在此次中國科學院深海所“探索一號”科考航次中,該高精度溫鹽深傳感儀器搭乘“奮斗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9次下潛作業,覆蓋印度爪哇海溝附近海域深度3000—7000余米。
溫鹽深傳感儀器用于測量海水溫度、鹽度和深度3個基本量變化,據此可計算海水聲速和密度等,是海洋調查的關鍵基礎儀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國內使用的各類高精度溫鹽深傳感儀器與集成儀器中,國外品牌占比達到90%以上。
該儀器研發獲得嘉庚創新實驗室項目支持,由廈門大學和中北大學團隊聯合攻關。得益于我國微納加工技術長足進展,團隊采用近年最新的工藝方法與生產條件,確保從敏感器件設計、制備工藝到封裝測試技術全部自研,實現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
【以“光”識風,南京牧鐳激光用激光雷達感知風速風向】
如何讓看不見的風,變成可視化的數據并為我們所用?近日,記者走進南京牧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他們如何利用激光測風技術,以“光”識風,捕捉風的饋贈。
風能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已經成為主要的清潔能源之一。伴隨風力發電機大型化、智能化發展,提前感知風速、風向等信息變得尤為重要。牧鐳激光2015年成立時,國內風電行業風頭漸勁,為了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發揮更大的價值,所有研發人員都憋著一股勁。“我們要將先進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是凝聚牧鐳人的終極動力。”牧鐳激光副總經理肖增利說。
激光測風,怎么測?在牧鐳激光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為風力發電“大風車”測風的裝備,只有一個小型行李箱大小。“傳統的測風塔有百米左右,建設施工周期長且測量高度有限,無法實現遠程運維加之后期維護成本高昂。我們的地基式測風激光雷達可以實現快速安裝及遠程參數調整,測量高度可達300米,可以覆蓋到整個風車葉輪直徑,實現精細化風場設計,并且可以便攜移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肖增利表示,小型化和低功耗是當前產品迭代的重要方向。
為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風機,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應運而生。該產品利用激光技術,能提前感知葉輪面200米開外的風向、風速、切變等信息,可以避免像傳統方式那樣會受到葉輪面的擾動影響測量精度,相當于直接給風機裝上一雙智能的“眼睛”。當突然有一股較強的陣風襲來,測風激光雷達又能充當“情報員”,提前“提醒”風機去規避危險,還能通過提高對風精度提高發電量,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降低風機生產的碳排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能源”。
2018年,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風電場,是全球首個全場標配了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的項目,對風機進行“智能化”升級,將該風電場的風機發電量提高了3%以上。據風電場反饋,每臺雷達每年可以提升的發電效益約14萬元,225臺測風雷達合計每年能提升發電效益3150萬元。優異的前饋測風能力,讓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成為牧鐳激光的熱門產品之一,已實現累計交付超萬臺。目前,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每年的滲透率都在不斷提高。
為滿足風電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牧鐳激光還先后推出地基式、機艙式、三維掃描式等多個系列的測風激光雷達產品,在風電、氣象、民航等領域皆有應用。肖增利告訴記者,最早推出的地基式產品已歷經三代技術迭代,通過增強產品結構的水密性、氣密性,避免水汽進入和鹽霧腐蝕,整體提升雷達的可靠性,同時不斷提升集成度。
去年10月,牧鐳激光在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博覽會上首次展示全新產品系列“風巡者”——機艙巡檢機器人Molas NR和浮標雷達系統Molas NX5。“浮標雷達通過自主研發的姿態補償算法,就算受到海浪干擾,依然能保證對風速的精準測量,更好助力海上風電的發展。”肖增利說。
【4 月中旬試產,消息稱臺積電美國工廠“沖刺”:投產有望提前到今年年底】
4 月 2 日消息,根據經濟日報報道,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正處于“沖刺”狀態,計劃 4 月中旬進行首條生產線試產,如果一切順利,投產時間有望提前到 2024 年年底。
報道稱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正加速推進各項工程,計劃今年 4 月中旬進行第一條生產線的試產,并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量產的所有準備工作。
報道稱如果一切順利,臺積電美國工廠原定于 2025 年上半年量產的時間有可能提前到 2024 年底。
臺積電于 4 月 1 日回應稱,正在按計劃推進亞利桑那晶圓廠進度,相關信息請參閱該公司的官方公告。
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臺積電定于 4 月 18 日召開財報電話會議,在會議召開之前,有關美國新工廠的積極消息不斷涌現。預計相關話題也將成為會議當天的關注焦點。
【一煤礦故意封堵傳感器 ,3人被刑拘】
近日,國務院安委辦山西省礦山安全生產督導組第一工作組查實山西樓俊集團泰業煤業有限公司井下用氣球封堵一氧化碳傳感器的違法行為。
在接到舉報線索后,核查小組立即異地調車、異地換裝,直插泰業煤業開展現場核查。在泰業煤業調度指揮中心,核查小組成員與抽調的其他煤礦的瓦斯檢查員、安全監測監控作業人員收集安全監控日報表、瓦斯檢查員手冊、通風瓦斯日分析表、圖紙等文檔資料,同時分組對井下傳感器設置和使用、人員分布、各地點生產作業情況進行仔細檢查。
核查小組經調取監控視頻發現,2024年1月7日5時26分,泰業煤業職工對永久避難硐室內的一氧化碳傳感器進氣口進行了封堵;1月8日15時45分,該礦2名職工將封堵物從一氧化碳傳感器進氣口取下。一氧化碳傳感器被封堵超34小時。
經進一步深入調查,事件真相終于浮出水面。
2024年1月份,泰業煤業需對位于主斜井井口的空氣加熱機組進行氧焊維修。因擔心作業導致井下一氧化碳傳感器頻繁報警,該礦信息監控中心主任宋某某購買了一袋氣球,放在標校室的公共工具箱里,預備安排巡檢人員對一氧化碳傳感器進行封堵。在1月5日23時的班前會上,宋某某安排帶班長石某某和巡檢員張某某用氣球將井下19臺一氧化碳傳感器進氣口封堵。直至1月8日中班,宋某某才安排人員將氣球拆除。
調查認定,人為封堵井下19臺一氧化碳傳感器的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九條第四款之規定,屬于違法行為,涉嫌犯罪。日前,呂梁市臨縣應急管理局將該案件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臨縣公安局對該礦監控中心主任宋某某,巡檢員石某某、張某某三人予以刑事拘留。
結合查清的事實情況,臨縣應急管理局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作出處理。鑒于該礦自2024年2月1日起已停產,責令繼續停止井下一切作業,由該礦上級企業派駐2人駐礦監督;責令上級企業山西樓俊礦業集團負責人做出深刻檢查,對泰業煤業通風副礦長梁某某予以免職處理;對泰業煤業主要負責人實施行政處罰15萬元,對泰業煤業實施行政處罰200萬元。
督導組要求,呂梁市及臨縣要對照問題、舉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訓,切實抓好自查自改,全面排查治理各類事故隱患,堅決穩控礦山安全形勢。督導組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綜合運用聯合懲戒、約談曝光、追責問責、行刑銜接等手段,對典型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絕不手軟。
【關于在智能手表中常用的傳感器盤點】
傳感器對于我們生活中的改變還是有很多的,也實現了生活中的很多新功能,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在智能手表中經常用到的傳感器。
1、生物電阻抗傳感器
可通過生物肌體自身阻抗來實現血液流動監測,并轉化為具體的心率、呼吸率及皮電反應指數,是一種更先進的綜合生物傳感器,準確性也相對更高。
2、光學血氧傳感器
原理和光學心率傳感器是類似的,也是利用光學傳感器發射光線,但發射的是紅光和紅外光,通過發射和接收的光強差,和算法結合來計算血氧度。
因為血液里的氧合血紅蛋白對紅光吸收量較多,對紅外光吸收較少;而血紅蛋白對紅外光吸收較多,對紅光吸收較少。
3、皮膚電活動傳感器
皮膚電活動或EDA傳感器是可穿戴設備的新增功能。它與心率追蹤器,ECG和皮膚溫度傳感器一起測量壓力。它可以檢測出皮膚汗液中的細微電子變化,并幫助您緩解壓力。
4、電容屏觸摸傳感器
基礎傳感器,用于檢測用戶的手指是否接觸手環屏幕,從而實現手環的喚醒、菜單切換等功能。
5、皮膚溫度傳感器
皮膚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的輕微變化,以了解您是否會像發燒一樣生病或檢測到月經期開始。
6、氣壓計和高度計
通過測量大氣壓力和高度,可以計算用戶的海拔高度和爬升高度等信息。
對于這些使用的傳感器你都知道了嗎?
審核編輯 黃宇-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7文章
53026瀏覽量
767819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71文章
4236瀏覽量
1929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SPAD席卷車載激光雷達市場
鐳神智能激光雷達船舶檢測系統——全天候精準護航,開啟智慧港口安全靠泊新時代

LD Gen2 Lite激光雷達:賦予機器人 “感知力” 的關鍵
鐳神智能激光雷達飛行汽車/eVTOL避障系統解決方案—開啟低空安全飛行新未來

激光雷達技術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應用

探秘鐳神智能3D SLAM無人叉車:激光雷達如何鑄就全方位立體安全防護

40個激光雷達!蘋果布局機器人感知系統,讓碰撞降低63.7%

京瓷發布全球首款“攝像頭-激光雷達”融合傳感器
一則消息引爆激光雷達行業!特斯拉竟然在自研激光雷達?
科普:一文了解固態和半固態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在SLAM算法中的應用綜述

評論